ZAKER贵阳 2022-10-18
【二十大时光】南极车 贵阳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 " 南极 " 系列全地形车,连续七年完成多次南极科考任务,实现了大型科考装备的国产化突破,是名副其实的 " 国之重器 ",也是詹阳重工的 " 明星产品 "。

10 月 17 日,走进詹阳重工厂区,一辆辆 " 体型彪悍 " 的全地形车着实吸引眼球。" 全地形车为特殊环境专门研制,整体式橡胶履带通过性非常强大,双车体的结构可以保证科研人员的安全,水陆两用的特性能够适用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全地形车已应用于消防救灾、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强说。

南极车是全地形车的升级版。从 2006 年开始,詹阳重工就开始研制生产全地形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经过多年的国产化研发,全地形车终于亮相登场。

但是,从全地形车研发成功,到南极车实际参与南极科考,中间相隔时间长达两年。据当时负责南极车研发的工作人员李林介绍:" 南极环境十分恶劣,风力大、温度低、紫外线强、地形复杂。为模拟极地的工作环境,团队花费近两年的时间,到新疆、西藏等地做了大量实验,只为保障南极车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就这样,为攻克难题,如期交付,詹阳重工前后共投入 200 余人,夜以继日参与研发生产。开展两万余公里试验,取得 20 余项发明专利 …… 南极车 " 问世 " 的那一刻,团队所有工作人员喜极而泣。

南极车乍看不太起眼,但实际上,它的最高行驶速度可达 60 公里 / 小时,能在 -41 ℃至 40 ℃的环境下工作,在南极承担着考察队员通勤、物资运输、人员搜救脱困等任务。

2015 年,当极地全地形车 " 南极 1 号 " 真正行驶在南极恶劣的环境中,顺利通过巨大冰缝,配合完成科考任务,所有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 通过电视看到考察队领队竖起大拇指时,我们都非常激动,这是对詹阳重工的极大鼓励。"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研发团队无比感慨,一种 " 南极车、贵阳造 " 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认为,詹阳重工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一直不断创新,不断取得突破,这是企业越来越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詹阳重工的发展壮大是贵阳贵安 " 强工业 "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注脚。近年来,贵阳贵安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持工业强市,选准主导产业,推动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詹阳重工正是在此背景下,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四年间," 南极 1 号 " 驰骋广袤冰原,行驶近万公里,配合科考队员出色完成南极科考任务,成为南极科考利器,并在 2018 年获得 " 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

在 " 南极 1 号 " 的基础之上,詹阳重工在噪音、底盘等方面都进行升级改造,于 2019 年推出 " 南极 2 号 ",其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得到全面提升。

与 " 南极 1 号 " 相比," 南极 2 号 " 改造了底盘行走系统,应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了低温性能和耐磨性能,还优化了人机工程,其后车加入的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改善了车厢 " 小环境 ",让科考人员乘坐更舒适。

薪火相传,厚积薄发。拥有 80 多年历史的詹阳重工,围绕新型工业化战略,形成特殊产品、特种工程装备、应急救援装备和常规挖掘机等产品板块,先后获得专利 200 多项,产品畅销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

詹阳重工的成长史,是贵阳贵安先进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贵阳贵安从小机电,到航空、航天、汽车等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正形成产业大集群,书写先进装备制造新篇章。

■企业说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十年间,詹阳重工始终秉承 " 精、特、优、专、新 " 的制造理念,紧贴高机动性、高性能等产品特点,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研发创新,每年推出 10 余种新产品,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无人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源源动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顾林晗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李林 南极 贵阳 贵州 西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