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10-20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於若飞:用生命挽救生命 公益救援中的“生死时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在一些生死时刻,作为共产党员,更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党的二十大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语气坚定地说,在 10 年来的公益救援过程中,他曾遇见过很多危急情况,虽也有害怕,但冲上去救人的念头总是更强烈。

"2013 年参与四川雅安地震的救援工作,是我距离死神最近的一次。"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於若飞心有余悸。时不时发生的余震、频繁掉落的碎石、四处倒塌的房屋 …… 对当时加入救援工作没多久的於若飞来说,现场情景还是让他有些心惊。

在救援工作进行时,拍摄震情信息的无人机突然掉落到悬崖上。於若飞要做的就是先跨过一条近 10 米宽的河,然后再爬上 40 多米高的悬崖取下无人机。在没有带任何护具的情况下,於若飞爬到近十米的高度时,突然发生了余震。稍作休息,他又开始了第二次攀爬,在爬到 30 多米的高度时,余震再次发生。

" 有很多像鸡蛋大小的碎石砸在我的头盔上。当时心想,这次完了,甚至我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於若飞最终拿到了无人机,转头又回到救灾一线,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 从雅安回来,我就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於若飞说,在救灾现场,他看到了许多党员完全舍弃个人安危,只为救下群众生命的情形,这让他深受触动。在后来每次的应急救援中,於若飞都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忠实践行救援职责,在党和人民需要时冲锋在前。

" 困得我眼睛都睁不开了,50 多个小时就眯了一会儿 ……" 去年 7 月 24 日凌晨 3 时 47 分,於若飞发了条微信朋友圈,配图是在一片水域里,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救援人员驾着冲锋舟的场景。蓝色头盔上印着四个醒目的白字:蓝天救援。

" 当时河南郑州受持续降雨影响,城市内涝非常严重。危急时刻,甘肃蓝天救援队就应该承担起责任,去挽救生命。" 於若飞说,连夜驱车一千多公里到达郑州后,他带领队员响应并全体备勤。两天后,以逆行姿态赶赴救援一线。

" 为人民服务是党员时刻要记在心中的信念。生死时刻,我更应该以身作则,救援更多生命。" 於若飞说。

作为著名旅游名胜区,陕西秦岭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户外爱好者徒步深处,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震撼,但往往有很多新手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一群户外爱好者登山突遇暴风雪,2 死 6 伤。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於若飞和队友们前往救援,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经过一天努力,6 名幸存者获救下山,每个人脸上、手上都被冻伤。於若飞看在眼里,更加认识到生命的珍贵。

一次,於若飞接到了打捞溺水者的任务。这名溺水者是一位无人机操作手,在人工湖边进行无人机飞行操作时,由于湖边坡度陡,不小心滑进水中。由于旅途较远,於若飞带领救援队员们驱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现场,20 分钟内用水下声呐探测仪定位到这名遇难者遗体在水下的具体位置,随后打捞上来。

回想 10 年来的经历,於若飞不由地感慨道:" 有救人后的喜极而泣,也有无能为力的黯然落泪,更有近乎山穷水尽时的徘徊犹豫。这些画面不断凝聚成一条我对‘救援’的认知轨迹,并逐渐感受到这是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将‘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理念付诸每一次行动,就是对这份事业最生动的注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刘超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无人机 甘肃 蓝天救援队 雅安 郑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