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挥香港、澳门优势和特点,巩固提升香港、澳门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地位,深化香港、澳门同各国各地区更加开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助力更多港澳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生活
10 月 19 日上午 8 时许,琅琅的读书声在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响起。在这里,2130 名深港学生和 383 名教职员工每天都在进行着深港教育融合的实践,也成为深港深度交流合作的一个生动样本。
" 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也希望自己能在其中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市政协委员、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校董李培垭告诉记者。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所深港教育直接融合的示范性学校,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对港人到内地发展有特别的意义。" 李培垭对记者说,很多香港青年对大湾区是非常憧憬的,但来到大湾区发展,可能面临着要和正在香港就读的孩子分离。" 所以我们就提出,能不能建一所能衔接深港教育的学校,让来到大湾区的港人没有子女教育之忧、没有家人分离之忧?" 这一想法提出后得到了深港两地政府的支持。最后,仅仅一年时间,从构想提出到校舍建设、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建成,并于 2021 年 9 月开学招生。
一年多来,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除了致力于给深港学生提供和香港、内地课程、文化、理念完全衔接的教育之外,还在不断推动两地的教育交流融合。
就在不久前的 10 月 12 日,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少年警讯学校支会(边界区)刚刚成立。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深参加香港少年警讯的活动,成为它的服务对象,也进入它的奖励计划。而香港少年警讯(边界区)也支持香港青少年参与深圳港澳青少年深圳国情研学精品路线相关活动,让更多的香港青少年可以接受国情教育,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向心力。
更多的交流和融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李培垭说,现在很多香港学生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不少港籍教师都在备战内地教师资格考试,有 12 名教师已经成功获得证书。"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很好地融入了深圳发展,不少香港的学校也非常关注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的发展。我们希望更多香港学校师生到我们学校参访、短期游学,让他们感受在内地发展起来的香港学校是什么样的,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一年建成学校的‘深圳加速度’。相信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发生在深港两地的双城故事会越来越多。"
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香港深圳青年总会执行主席,李培垭告诉记者,她将认真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更多帮助香港青年了解内地、到内地发展,让更多香港青年在更广阔的舞台尽情施展才华、实现梦想,助力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我们希望把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作为香港教育大学学生的实习基地,让更多香港青年通过我们走进大湾区。" 李培垭说。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香港未来可期 青年大有可为
19 日,记者来到位于前海梦工场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简称 " 大湾区青创中心 "),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香港青年王凯。上午十点,身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理事长的王凯已经送走了两批前来咨询入驻的创业企业,正忙着向计划来深的香港创业团队介绍深圳相关扶持政策。深圳前海正成为许多港澳青年到内地发展的第一站。
" 聆听了二十大报告,深深为祖国的发展成就感到骄傲,香港未来可期,青年大有可为。我们要背靠祖国,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早在 2017 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的王凯联合来自港澳两地的 6 所高校志同道合的 " 小伙伴儿 " 成立了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协会,并于 2020 年底入驻前海梦工场,正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 截至 2021 年,大湾区青创中心已累计孵化了 76 家港澳青年创业团队。" 王凯自豪地说。
这些年,王凯积极帮助香港青年来深发展。在王凯眼中,在前海注册企业非常便捷,流程规范,操作便捷,效率很高。为了让香港青年更加顺利地在内地站稳脚跟,大湾区青创中心在实践中摸索经验。" 原来开户公司注册必须是法人和股东全部到场。经过我们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企业代表把所有资料准备好后,现场半个小时即可开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下来后第二天,银行就可以来验场地,直接开户。从注册公司到开户只需两天时间。" 这样的办事效率让王凯兴奋不已。
王凯说,大湾区青创中心的宗旨就是,以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为核心,汇聚深港两地的科技、产业、创投等资源,发挥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职能,为青年提供落地的创新创业服务。以 " 中心 + 创服 + 孵化 " 三维一体的全链条培育孵化产业服务体系为驱动,促进深港两地创新资源的对接与合作,促进香港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的紧密衔接,提高大湾区青创中心知识成果转化服务和横向技术创新服务的能力。
" 在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背景下,新时代香港青年一定能够肩负起建设美好香港的重任,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人生。希望我能尽己之力,最大程度地帮助更多香港青年融入内地,抓住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 王凯说。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深圳市德正智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讲好 " 双城 " 故事 助力湾区建设
秋日阳光正好。在深圳市德正智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位于福田中心区的办公楼里,研究员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二十大报告。作为港深智库联盟的一家成员单位,二十大报告中的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将成为他们下一阶段研究的 " 钥匙 "。而这家公司的董事长陈少波是一名香港人,他是深圳市政协委员,同时也是香港正思研究院院长。
" 听完报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 陈少波告诉记者,过去,他更多的是把研究集中在香港内部治理以及深港合作上,听完二十大报告,包括他在内的智库研究人员关于香港发展及深港合作的思考加上了一个更宏大的背景—— " 中国式现代化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香港、深圳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 当前,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正如火如荼,香港则要建设‘八大中心’。深圳和香港应当提供更多的先行探索、先行示范。" 陈少波说,过去 40 多年,香港、深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作为中国最开放、最国际化的城市中的两座城市,香港、深圳未来应继续发挥开放包容的特质,推进制度规则一体化衔接,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 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深港两地要通过合作进一步增强各自发展动能,为落实报告的要求共同发力 "。陈少波认为,去年香港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将成为深港讲好双城故事的非常好的载体。" 我们作为智库研究人员,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参与并推动深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作用,既感到与有荣焉,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 陈少波说。
香港龙岗青年总会主席郭晓星:过上 " 双城 " 生活 融入湾区发展
郭晓星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受访者供图)
19 日,香港龙岗青年总会主席郭晓星像往常一样忙碌。
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郭晓星来深创业已近十年。毕业后,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东风来到深圳,郭晓星在这片土地上创业、扎根,饮到 " 头啖汤 " 后,他又变身深港 " 链接人 ",服务更多的香港青年来深发展," 作为一名创业者,特别能理解现在的香港青年,希望能尽自己之力,最大程度地帮助他们融入内地,拥有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 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听完深感肩负重任。" 郭晓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发展,大湾区、深圳也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未来我将更努力发挥香港龙岗青年总会的平台作用,积极宣传、推介深圳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更多香港青年跨过深圳河到大湾区逐梦。"
日常工作中,郭晓星经常组织香港青年到深圳非遗传习基地学习,包括举办中华典籍读书会、书法、绘画等活动," 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加深香港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香港青少年对祖国的向心力 "。
郭晓星的多重身份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他为推动深港交流合作所作的努力:香港深圳青年总会副主席、香港龙岗青年总会主席、香港横岗同乡会青年委员会主任、深圳首个 " 港澳青年团体志愿服务队 " 队长、深圳市信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工作之余,郭晓星经常和在深港澳青年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告诉记者,如今,很多来深圳发展的港澳青年已经把这座城市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大家都很荣幸能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希望更多港澳青年能行动起来,与大湾区的青年一起,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用自己的双手与汗水共建美好家园。"
天健坪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港籍员工周港恒:香港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广阔
周港恒在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19 日上午,在天健集团天健坪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香港青年周港恒正在上公文写作技巧课," 我是公司宣传专员,常与文字打交道,要时时学习。" 周港恒告诉记者。
16 日,周港恒和大家一起认真聆听了二十大报告,深深为祖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骄傲自豪,也和大家一样憧憬未来的美好蓝图早日实现。
2021 年,周港恒本科毕业进入公司,甫一入职,就被分配到深圳年度重大项目——坪山大道综合改造工程(中段)项目建设任务中。起早贪黑的日子里,他拿起镜头,提起笔杆,记录下工作点滴:绿网覆盖着黄土,构成了工地的主色调,施工机械紧张作业,工人身影穿梭不歇。
回忆起这些,周港恒称自己 " 乐在其中 ",为自己有机会参与到深圳这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感到高兴。" 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深圳是国家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而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市政工程。我希望能提升职业技能,做深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虽小但也开足马力高速运转的‘齿轮’!"
二十大报告提出:" 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这让今年 5 月起开始担任坪山街道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的周港恒思考很多。
" 坪山区拥有独特的侨文化资源,位于坪山街道的东江纵队纪念馆近期还入选第十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名单。" 周港恒说,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他希望能当一回 " 导游 ",带更多湾区青年了解坪山的侨文化。
" 我将围绕街道侨联‘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职能定位更好发挥自己的作用,尽己所能团结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坪山各领域建设。" 谈起对侨务工作的展望,周港恒跃跃欲试。
" 正像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面对新机遇,我们香港青年应该把个人理想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青春在更广阔舞台绽放更大光彩!" 周港恒说。
来源:读特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