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0-21
微创不开胸!“小夹子”为高龄患者“锁”好“心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对于中老年人," 二尖瓣反流 " 并不陌生,75 岁及以上老年人中 10% 有二尖瓣反流问题。

以往治疗二尖瓣反流通常是外科二尖瓣修复或人工瓣膜置换,但很多患者因高龄、合并症多等高危因素,不能耐受开胸。近日,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杨平珍主任通过微创不开胸方式,救治一位 70 岁老人,突破高龄、高危禁区,解决患者二尖瓣重度反流和心房颤动两大难题。

错过黄金 2 小时,心梗并发症 " 找上门 "

70 岁梁伯去年因心梗做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后,快走百步就气喘吁吁,近日胸闷、气喘症状愈发严重,总以为心脏支架出问题,每日忧心忡忡。

梁伯女儿带着梁伯,到珠江医院看心血管内科杨平珍主任门诊。

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显示,梁伯心房颤动,二尖瓣重度反流,左室下壁的(中段、基底段)心肌运动减弱,EF(射血分数)45%(正常值 50%~70%)。杨平珍主任向梁伯解释,体力下降的原因不在于支架,而是与心梗并发症有关。根本原因是当时心梗可能错过了黄金救治时间,直接原因是二尖瓣重度反流和心房颤动,而且心房颤动可能会造成脑栓塞,必须要重视起来。

杨平珍主任立即安排梁伯入院。

心肌梗死容易出现哪些并发症?杨平珍主任表示,当血栓完全堵塞心脏血管,心肌细胞就会缺血坏死,即所谓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是 2 小时,超过 2 小时没有开通血管,心肌细胞可能出现永久性坏死,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瓣膜反流、心力衰竭、心脏穿孔甚至猝死。

无需开胸,一站式手术解决两大难题

经过一系列规范化药物治疗,梁伯胸闷气喘的症状改善并不明显。

杨平珍主任组织召开全科病例讨论。杨平珍主任指出,二尖瓣反流是心力衰竭的直接原因,换瓣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梁伯年龄较大,合并心梗病史,无法承受传统开胸换瓣手术,实施无需开胸的经皮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是最佳选择。

二尖瓣钳夹术主要是通过穿刺股静脉、房间隔,将 " 夹子 " 通过输送鞘管送至二尖瓣附近,不断调整鞘管方向,在最佳位置钳夹关闭不全的二尖瓣,以达到最大程度减少瓣膜反流的目的。

梁伯还伴有心房颤动的问题。为了解决梁伯的两大难题,科室讨论评估后,决定为梁伯进行经皮二尖瓣钳夹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杨平珍主任说,心房颤动可以导致脑卒中,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预防,但合并肾结石出血风险增加,左心耳封堵术可以避免长期服用抗凝药。

经充分缜密的术前准备,杨平珍主任团队为梁伯进行手术。术后第 2 天,梁伯就能下床活动,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感觉体力明显恢复。

严重二尖瓣反流,可导致心力衰竭

二尖瓣反流到底是什么?杨平珍主任解释,二尖瓣就相当于心脏的 " 门 ",把左心房和左心室隔开,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然后通过左心室收缩泵入全身各处。当二尖瓣反流时," 心门 " 出现关闭不全,左心室收缩时,大部分血液反流回左心房,造成心脏淤血,从而导致心力衰竭。

二尖瓣反流会有什么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仅通过体检发现,另一部分严重患者可能有气促,体力下降,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双下肢水肿,胃肠道淤血,腹胀、纳差心功能下降的表现。

杨平珍主任提醒,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的二尖瓣反流不必恐慌,每隔半年到一年复查心脏超声,定期复查,若有胸闷、憋气、乏力等症状需就诊,明确原发病因,并积极治疗。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阙冬冬 卢钰仪 伍晓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