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持续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补齐、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十年,是兰州市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居民健康指标持续提升,全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国家平均水平。2019 年,全年出生人口 3.41 万人,出生率为 9.0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3.47 ‰,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 3.47 ‰。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99.99%;3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0%;7 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 95%;孕产妇死亡率 18.5/10 万,新生儿死亡率 2.25 ‰,婴儿死亡率 3.11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76 ‰ …… 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更加凸显了 " 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
十几年前,林女士因患膀胱癌做了全膀胱切除术,如今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到医院植入输尿管支架管,但因逆行插管难度较大,过去她只能去北京求医,随着兰大一院泌尿科在我省率先实施该手术,特别是今年以来将这一手术纳入日间手术室管理后,她不仅免除了奔波之苦,而且还能实现当日住院当日即出院。
林女士的丈夫刘先生说:" 以往我们得要在医院待三四天,现在,我爱人 8 点 45 进去,9 点 15 分就接受完所有治疗出来了,满打满算大半天就能出院,省时省力,比以前轻松多了。" 近日,在兰大一院日间手术室外,记者见到了陪伴妻子的刘先生。
兰大一院日间手术中心主任吕兴华介绍说,日间手术是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近年在国内外各大医院逐渐开展,兰大一院的日间手术中心于 2020 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拥有数字化手术间 5 间,术后恢复床位 16 张,饱和情况下每天可完成 60 台手术,病人如无特殊情况均可实现当天手术、当天出院。" 这样既节约了医疗资源,又加快了床位周转,目前已将 45 个日间手术病种纳入到医保管理范围之内,从术前的一周到出院后的一周所有的费用都可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之内。"
对于老年人来说,一人住院,全家出动,找床位、办手续、缴费、跑上跑下做检查、儿女请假陪床 …… 无疑是个漫长而又难熬的过程。为有效缓解眼疾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今年 3 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四科开展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可当天住院,当天手术。
" 这么快就做完手术了啊,谢谢你们,之前害怕了几年的白内障手术,原来这么简单,躺着才几分钟就做好了,一点也不疼,一会我就可以出院了!" 一位高龄奶奶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缓缓走进病区兴奋地向大家感叹道。
原本需要住院几天的手术,现在只需 24 小时,不到一天就能出院,安全上能保证吗?对于患者的这个担心,科主任李辰介绍说,日间手术并不是单纯的压缩时间,而是要通过更精细的治疗技术,让患者在极短时间内达到出院标准。据悉,开展白内障日间手术,是经过严格调研与评估的,技术成熟、手术风险小,避免交叉感染,另外,日间手术时间虽短,但患者入院前评估、麻醉评估、离院前评估等检查一项都不可缺。
这十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 " 看病难、看病贵 " 问题加速破解的十年。十年来,兰州市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低体重早产儿心脏外科手术、5G 环境下户外远程实验手术等一批过去在兰无法实施的治疗如今均已成功开展。兰州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力)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在不断增加,分别增加至 7.36 张、3.4 人、4.69 人。同时,通过人才引进、柔性引才等方式,吸引高层次医疗人才来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300 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133 人。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从十年前的人均 25 元提高到了 70 元,服务内容增加到了 12 类 45 项,基本覆盖全生命周期。
兰州市卫健委人事科工作人员陈立婷说:" 十年来,兰州市卫健委努力做好‘引、育、用、留’人才文章,同时,依托市级优势学科,组织多家医院建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促进医疗、教学、科研、交流深度融合,通过打造精尖医疗队伍,释放人才效应,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不断提升医疗软实力的同时,十年来,兰州市下大力气补齐、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2020 年 9 月,总投资 3.8 亿元的兰州市一院医疗业务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医院的医疗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不仅实际开放床位增加到了 1340 余张,而且眼科、心内科等优势学科得以发展壮大,患者有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基建科科长张娟娟告诉记者,新建医疗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于 2016 年开工建设,2020 年 9 月 28 日,全面投入使用,在建设过程中,市一院始终坚持人性化、智能化、最优化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质量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兰州市区域中心医院,更好地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十年来,我市医疗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市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等一批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在解决了市级医疗机构发展后劲不足问题的同时,优化了区域医疗资源布局。
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是兰州市唯一的市级公立妇幼保健机构,异地项目建成后,将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妇幼保健院,以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四大业务部门,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保健专科建设,突出保健优势,推动兰州市妇幼保健学科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全省领先、市级示范的三级妇幼保健机构。
据统计,近年来,兰州市新增床位 2388 张,新增医养床位 196 张,逐步满足了区域内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市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科副科长韩颖说:" 十年来,我们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我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医院服务能力有限、发展后劲不足的突出问题,新项目的接踵而至、遍地开花,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市医疗卫生防控和救治能力。"
2020 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兰州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做好本土确诊病例救治的同时,多次开辟通道接诊省内其他地、州、市的确诊患者,彰显了省会城市的使命与担当。未来,兰州市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健康兰州行动,织牢基层公共卫生防护网,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