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康养水城 2022-10-22
水城区:刺梨“千斤园”结出致富“黄金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金秋时节,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贯子冲组的刺梨基地内,村民徐天勇正在忙碌着 ……" 除了自家的刺梨管护有时候我会被邀请到周边乡镇,为大家提供刺梨种植以及猪、牛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徐天勇说。

培训室内,徐天勇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多年来从事种养殖总结的经验 " 全盘托出 "。" 种植刺梨,与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一样,除了施肥管护也是重点,要舍得出劳力,平常要把长得不好、影响生长的枝桠修剪掉、将杂草除干净,才能让来年有个好收成。" 培训期间,徐天勇以自家的刺梨种植为例,图文并茂地给参与培训的群众上了生动的一课。

早在 2014 年,野钟村的贫困发生率接近 30%,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 1646 人,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产业来带动脱贫?是摆在地方党委政府面前的难题。对此,水城区经过多方求证和比较,决定将刺梨产业作为带动群众脱贫的龙头产业来抓,并于 2105 年广泛发动群众加入刺梨种植行列。

同一年,徐天勇也积极响应野钟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将家里的 20 亩土地拿出来全部种上刺梨,成为了野钟乡首批种植刺梨的农户之一。徐天勇回忆,起初村民们不太赞同,大家认为刺梨山果是野生的,平时都没有多少人喜欢吃,大面积种植多半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但是后来,经过动员,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抱着 " 试一下 " 的心态,纷纷加入到了野钟村刺梨种植的队伍。

野钟乡还先后成立 5 个村合作社,动员农户发展刺梨产业,主要开展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产销对接等方面的工作,使当地刺梨产业发展,在产出和效益上逐渐取得了 " 吹糠见米 " 的效果。目前,野钟乡共种植刺梨 20000 余亩,而徐天勇家的 20 亩刺梨,就有 10 亩进入盛挂果期。

" 从 2020 年到今年,我家盛挂的 10 亩刺梨收入在 4 到 5 万元不等。" 徐天勇说,待 20 亩全部盛挂后,年收入会更加可观。如今,徐天勇已从原来种植刺梨的 " 门外汉 ",变成了当地老百姓口中的 " 土专家 "。他种植的刺梨不但色泽好、个头大,每年还成为了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刺梨收购员的 " 抢手货 "。

针对发展刺梨种植带来的乡村巨变何在?徐天勇感言:" 从前,我们这里的荒山荒坡到处都是光秃秃一片,如今种上刺梨,推开门便可满眼看见绿色。村民们通过种植刺梨也把钱赚到了,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觉得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大事、好事。"

目前,水城区刺梨种植面积累计 38.84 万亩,涉及全区 25 个乡(镇、街道)96 个村(居),覆盖农户 3.7 万户 16.2 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户 1.1 万户 4.3 万人,发展一路向好。

在科研方面。水城区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水城综合研发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研发了包括刺梨含气饮料、刺梨功能性饮料、刺梨干片等多款新产品。

在加工方面。已建成年产 12 万吨刺梨鲜果生产线、年灌(包)装生产蔬果原浆生产线、饮料 8406 万升生产线、刺梨干片生产线和 PET 气泡水生产线,现已全部建成投产。

在市场方面。形成了线上平台全覆盖,高铁、高速 " 两高 " 引领覆盖全国的线下销售模式;同时还拓展了军区、旅游等销售渠道。

" 刺梨 " 非 " 梨 ",蝶变出 " 果 " 之 " 新宠 "。如今,有着 " 凉都三宝 " 之美誉的刺梨,已成为了水城区乃至整个六盘水市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六盘水全市共种植刺梨 117.56 万亩,鲜果产值从 2017 年的 0.86 亿元提升至 2021 年的 2.07 亿元,共计带动农户 20.98 万户 68.97 万人,户均增收 2093 元,人均增收 548 元。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千斤园 " 建设行动方案(2021 — 2025 年) 和六盘水市 2021 年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千斤园 " 建设实施方案 > 的通知》(六盘水府办函〔2021〕5 号),在 " 十四五 " 末,水城区将建成 12 万亩刺梨 " 千斤园 "。

李梦秋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培训 技术培训 效果 贵州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