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宣威镇卡乌村,一幅靓丽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傍水而建的廊桥栈道绿树成荫,苗家院落鳞次栉比,石板路平坦整洁,房前屋后花团锦簇 …… 昔日风格不一的老旧民房成为了历史,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21 年 7 月,麻江县宣威镇卡乌村和龙山镇河坝村入选第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 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一年来,卡乌、河坝按照 " 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 " 的总目标进行改造。今年卡乌村继续发力,共筹集资金 1769.27 万元,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等 15 个方面建设改造,特色古风苗寨、田园综合体、康养旅居等主题旅游,让卡乌成了心往神驰的旅游打卡地," 康美苗乡 " 又多了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的 " 新景点 "。
这只是麻江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水头大寨、景阳大坪、乌羊麻苗寨、六堡畲寨 …… 一批各美其美、生态宜居、百姓富裕、乡里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点如雨后春笋,麻江县的一个个乡村正在华丽蜕变!
2014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56700 人,贫困发生率为 27.1%,贫困村 36 个。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共计脱贫 14046 户 56420 人,36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 年底,全县剩余贫困人口 1346 户 3172 人全部脱贫。
脱贫摘帽后的麻江县并未停歇,站在凯麻同城化、凯都产业带和黔中经济区发展的全局和高度,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村改革为动力,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全要素,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启航。
乡村振兴不光要乡村美,更要产业兴,农民富。
金秋十月,在麻江县坝芒乡水城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秋冬种植的首批速生蔬菜已经进入成熟期,一片片绿油油的豆田、一排排整齐的豆架尽收眼底。
坝芒乡作为全省确定的两个高山冷凉蔬菜基地之一,紧紧结合自身禀赋的环境、生态优势,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化、生态化种植。" 今年坝芒乡建成面向大湾区蔬菜 2500 亩保供核心基地 1 个,年亩产值超 2 万元。进入秋收冬种季节,坝芒乡再次吹响新一轮土地流转集结号,计划将核心基地扩展到 4000 亩。" 坝芒乡党委副书记李光莹说到坝芒乡的蔬菜种植,信心满满。
当地群众是高山冷凉蔬菜基地的直接受益者。" 现在正是蔬菜丰收季,天天有活干,一个月至少有 2000 多元的收入。" 水城村村民赵大琼不仅把自家 4 亩土地都流转给了村合作社,自己也长期在基地务工,日子越过越好。采收时节,基地每天用工人数在 200 人左右,一年发放的务工工资达 400 多万元。把目光转向 75 公里外的药谷江村菊花园。600 多亩金丝黄菊、传统菊、切花菊等 500 多个品种的菊花次第开放,千姿百态、姹紫嫣红,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拍照打卡。如今,药谷江村菊花园集花卉种植、加厂、销售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年均接待游客约 60 万人次,门票收入达 500 余万元。
菊花园带动附近村民开起了餐饮小店和农家乐,通过开店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今年 40 岁的张品顺,在菊花园开建的时候就看准了商机开办农家乐,今年已经第七年。" 光是去年一年,农家乐就为我家增加收入 8 万余元,收入还是可观的!" 像张品顺一样开农家乐和餐饮小店的,在菊花园附近就有 10 多家。在麻江大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正在铺就麻江乡村振兴的新未来,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篇章!
孙煜
编辑 王欣 / 统筹 潘欢欢 / 签发 吴如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