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0-30
书写新时代“国之大者”,第二届何建明文学创作学术会在苏州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垚仟)10 月 30 日,第二届何建明文学创作学术会在苏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著名作家何建明文学创作所展现的 " 国之大者 " 与之精神内涵,对何建明 40 余年的 60 多部作品的重大社会贡献和特殊影响力作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讨。

△与会嘉宾合影

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中国作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三次获 " 鲁迅文学奖 ",六次获中宣部 " 五个一工程 " 奖,四次获 " 徐迟报告文学奖 ",三次获《人民文学》特等奖,多次获得 " 中国好书 " 奖。四十余年来,他创作和出版了《革命者》《雨花台》《诗在远方》《大桥》等 50 余部作品,是《战狼 2》《丁香》《山海情》《奠基者》《落泪成金》《百姓书记》《国家行动》等十几部影视作品的原著作者,近 20 部作品被翻译到世界各国。

△何建明

文艺创作者应胸怀 " 国之大者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说,在中国文坛,何建明自本世纪以来,一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所属单位的领导,但他始终勤奋创作,尤其是他的作品,在社会上和广大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他在中国文坛创造了以下几个第一:同时代作家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最多的一个;获国家奖最多的一个,他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 " 五个一工程奖 ";他的报告文学作品被拍成影视作品最多;他也是被翻译到国外作品最多的报告文学作家,目前已有 18 部作品被翻译到世界各地;他还是第一个获得俄罗斯国家图书奖的中国作家;他也是全国作家中唯一的 " 劳动模范 "。可贵的是,他每次冲锋与出击,都为这个时代和人民创作出了优秀作品。何向阳认为,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何建明是一位 " 始终在场的作家 ",而他的文学作品是 " 不曾缺席的文学 "," 何建明是文学领域中关注‘国之大者’、书写‘国之大者’,有着强烈历史自觉主动精神的作家。"

△何向阳

在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王尧的眼中,何建明是一位罕见的对时代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的作家。" 何建明通过自己的方式描绘了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种种历史画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多年以后,如果我们要从文学的角度看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何建明的报告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文本参照。" 在肯定何建明作品的社会价值之外,王尧对于其作品的文体价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何建明的文学作品创新了报告文学的写作文体,推动了报告文学的文体发展。

△王尧

" 报告文学是文学创作中最能记录时代、反映时代的文学样式。"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指出," 何建明在创作中始终立足国家叙事和时代叙事,同时具有真实性、在场性、文学性和可读性,始终充满家国情怀和人民情结,始终张扬着对社会和时代强烈而鲜明的使命感,始终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的爱,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认为何建明的书写构建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高峰," 我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民族。好的文学可以塑造一个民族的天性,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的意义,对社会和现实生活提供导向意义。" 何建明的报告书写以文学创作的先导性、创作题材的典型性、作品主题的深刻性等鲜明特点回答了如何中国故事、讲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这两个重要议题。

△章剑华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提出:何建明的创作内容和题材极为广泛,涉及各个领域,而且都有精彩与经典的作品流传于世。他在担任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和担任长达 25 年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副会长的岗位上,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当今的报告文学骨干,相当一大部分是他的学生。

△徐剑

文学理论家胡平、丁晓原、王必胜、孟繁华、黄宾堂在会上精彩发言,他们一致认为:何建明作为作家中唯一的全国劳模,他脚踏大地,躬身前行,正是劳模精神衬底、时代责任扛于肩," 不得不写、不可不写、不忍不写 " 的态度,使他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家。

著名评论家、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评价何建明是 " 时代文学的思考者 ",他认为:" 以何建明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作家是‘以人民为中心’文学思想最热情的响应者,最积极的践行者和最坚定的开拓者。新时代推动着中国报告文学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期。作为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创作,也为这个时期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最为突出和最为重要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何建明创作了大量反映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优秀作品方面,而且体现在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敏锐提出和深入思考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建构问题。他的创作实践和文本影响,对当代文学事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上海作协负责人介绍了近年何建明在上海创作的几部大作品,尤其是在疫情最困难的时候,何建明一直坚守在上海,并在第一时间写出了上海抗疫战斗的《第一时间》和《上海表情》,给当时的上海市民以极大的鼓舞;他的《浦东史诗》让一代浦东创业者感者心潮澎湃,该书始终是今天上海读者们津津乐道喜欢阅读的作品;他创作的《革命者》,是讴歌中国共产党诞生地革命史诗最为精彩的一部作品而让人震撼和难忘。

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何建明表示,报告文学面对的是混沌而复杂的社会,作为一名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一般作家碰不到的问题和艰辛," 每一个文字都和我的脚步与汗水留在一起。" 何建明说,每当有人问他怎么那么能写,他都会回答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我是苏州人,苏州人最能干、实干;第二句话是:我不能不写," 我期待着以自己有限的生命书写我们的国家、书写我们的家乡。尽管我的年纪也不小了,但我觉得自己写的还是不够。我的故乡变化那么大,我才写了两本;我们国家那么大,我才写了 60 几本书。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在 80 岁的时候完成 80 部作品!"

△学术会现场

学术会前," 时代歌者——何建明文学作品展 " 在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开展,中国作协、江苏省文联、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工业园区负责人出席。此次展出的何建明的 64 部巨著如同一幅壮阔波澜的画卷,浩浩荡荡又气势恢宏地展现在现场,每一本书皆是作家何建明心怀 " 对国家和人民的真挚情感 " 而激情吟唱着的一曲曲 " 时代之歌 "。据悉,该展览将展至 11 月 10 日。

△展览揭幕

△嘉宾参观展览

据悉,本次活动由苏州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上海何建明文学研究院主办,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学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何建明文学工作室承办。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