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0-31
乡村治理|广东:“积分制”撬动乡村治理大能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编者按】

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各村各镇乡村治理水平的提高、公共服务的强化以及乡风文明建设。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广东以 " 党建 + 治理 " 为核心,以 " 群众满意 " 为宗旨,以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为主平台,全面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

新快报陆续推出乡村治理系列报道,展现各地乡村治理成果以及文明新气象,探索具有鲜明现代化乡村治理特色的 " 广东经验 ",也为全国的乡村治理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广东样本。

■茂名市电白区岭门镇平岚村打造茂名市首个乡村振兴积分超市。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根基。近年来,广东省大力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试点示范,探索创新务实管用长效的乡村治理模式。

肇庆市大沙镇在全省率先建立 " 碳账户 ",以 " 碳积分 "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源市礼士镇紧抓 " 平安乡村 " 建设契机,探索 " 平安 +" 乡村治理发展新路径;茂名市电白区 21 个镇(街)各有 1 个村以上试点 " 积分制 "……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广东以 " 积分星火 " 点燃了乡村善治的 " 燎原之势 ",蹄疾步稳朝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进。

■在电白区那霍镇水石村,村民可以在指定超市通过积分换取商品。

从源头激发乡村活力

今年 4 月,茂名市首个乡村振兴 " 积分超市 " 落户电白区岭门镇平岚村,7 月 1 日正式开张以来,吸引村民参与自治、踊跃 " 打卡 ",累计积分超过 14100 分。" 积分超市 "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从 " 源头 " 上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2022 年中央 " 一号文件 " 提出要 " 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 ",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9 月 1 日起,《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其中," 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 ",以法治为保障,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按下了 " 快进键 "。

顾名思义," 积分制 " 即是把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将 " 村里事 " 变成 " 家家事 ",由 " 任务命令 " 转为 " 激励引导 ",真正使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以 " 小积分 " 解决 " 大问题 "。

被评为致富带头人的农户,记 20 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记 20 分;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每次记 20 分 ……9 月 28 日,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湘下村 " 文明超市 " 开张,利用线上积分平台,把与村民息息相关的问题量化为积分指标,调动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 现在,群众参加全民义务劳动日的人数比以前多了,主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的积极性也很高。" 湘下村第一书记黄徽说,试点推行积分制以来,有效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有老人七十大寿,他家没有大操大办,而是简办大寿。"

早在 2020 年,云浮市新兴县簕竹镇就率先探索 " 积分制 " 管理模式,完善积分评价机制,让村民言行有 " 镜子 " 可照、有 " 尺子 " 可量,通过有效激励和约束," 积微见著 ",全面激发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该镇成功创建了 "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

■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湘下村村民通过文明积分来兑换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构建积分长效机制

今年,围绕 " 平安乡村 " 建设暨 " 美丽家园 " 活动,河源市和平县礼士镇探索乡村治理 " 三步走 ":选择梅坝村试点,检验方案的可行性、持续性及实效性;培育村小规模集体产业,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总结经验做法、完善制度措施并在全镇推广。

" 实行评分制以来,梅坝村连续 8 个月实现零纠纷,没有火灾发生 ……" 驻镇工作队队长刘明一说,经过实践," 平安 +" 乡村治理发展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并准备复制到大塘村。与此同时,通过引进企业发展 " 农光互补 " 大产业,以及培育小规模特色产业,增强 " 造血功能 ",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常态化、全覆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是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建立积分管理长效机制,各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通过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夯实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1 名党员联系 5 名以上群众抱团致富,或提供就业岗位,或技术帮扶,或对接市场销路等,增加积分 10 分,把农户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再加 5 分 …… 云浮市新兴县里洞镇探索推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星级评定制度,对 500 多名农村党员进行积分评星,特别把积分与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挂钩,与发展党员工作相结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后,葛冲村的党员李勤海是青梅种植示范户,他积极主动作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义务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带动群众做大做强青梅产业,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目前,里洞镇结合党员积分评星管理制度,鼓励有产业、有能力的党员通过盘活撂荒耕地的方式,大力发展高山茶、青梅、番石榴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超 4000 亩,以 " 小积分 " 促进产业大发展。

■四会市向养殖户代表发放绿色农业供应链贷款。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

" 一日一自查,一周一评分,一月一兑奖,一月一清零,一季一评比。" 湛江市遂溪县建新镇结合车路头村实际,巧用 " 积分制 " 激发村民自治热情、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利用在线平台,实现积分评比全流程 " 无纸化 " 管理,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近年来,广东把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 " 数字 " 赋能乡村治理,探索建立 " 互联网 +" 治理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 有了积分制小程序,村里的不文明行为减少了,好人好事变多了。" 潮州市湘桥区高厝塘村党支部书记许振歆提到的 " 小程序 ",是潮州市在潮安区永安寨村,饶平县内里村、黄正村,湘桥区高厝塘村和枫溪区藏龙村 5 个试点村推广的 " 积分制 " 小程序,同时配备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利用经费购买兑换礼品,用 " 小积分 " 汇聚农民增收、乡风文明、农村变美的 " 大能量 "。

四会市大沙镇通过政银结对共建,推出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 " 治村宝 " 小程序,在岗美村试点建立农户 " 碳账户 ",把村民参与环境卫生、好人好事、改进种养技术等行为转化为 " 碳积分 "。值得一提的是,村民不仅可以用 " 碳积分 " 兑换生活物资,还能凭 " 碳积分 " 申请银行贷款。当地一名养鱼大户通过升级改造鱼塘尾水处理系统,获得 500 个碳积分,凭此获得相关银行绿色鱼塘贷 50 万元的授信。

" 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是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2021 年,省农业农村厅在答复政协委员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的函中表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应用效果初显。下一步,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服务数字化。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毕志毅 / 责编:曾贵真 / 美编:张汉松 / 校对:陈泽佳

审发:朱颖洁 编辑:曾贵真

相关标签

广东 乡村振兴 茂名 平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