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各村各镇乡村治理水平的提高、公共服务的强化以及乡风文明建设。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广东以 " 党建 + 治理 " 为核心,以 " 群众满意 " 为宗旨,以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为主平台,全面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
新快报陆续推出乡村治理系列报道,展现各地乡村治理成果以及文明新气象,探索具有鲜明现代化乡村治理特色的 " 广东经验 ",也为全国的乡村治理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广东样本。
■工作队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乡村振兴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推进乡村治理。
" 村里打架、骂人的事基本没有了,村民之间矛盾也少了,即使有,也会找村干部沟通处理。" 说起村里的乡风变化,峡山街道东溪村支书郑忠平一脸笑容," 工作队来了之后,指导我们加强乡村治理,大力宣传乡风文明,村民素质明显提高。"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汕头市潮南区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探索以乡村善治助推乡村振兴新模式。其中,驻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 " 工作队 ")发挥潮南区委宣传部作为牵头单位的优势,努力当好乡村振兴 " 宣传员 ",多措并举宣传乡村振兴,推动镇村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动员村民群众携手参与,营造 " 共建共治共享 " 的乡村振兴氛围。
■驻峡山街道帮镇扶村工作队合影。
" 见缝插针 " 向基层干部做宣传
峡山街道是潮南区的中心城区,由潮南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区人民检察院、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分公司组团帮扶。进驻一年多来,工作队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宣传优势,加强乡村振兴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街道党政一道,大力推进乡村治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当好乡村振兴 " 宣传员 ",工作队注重提升自身政策水平,抓实理论学习。进驻街道后,工组队多次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和上级有关乡村振兴的政策法规、文件精神,提高工作队的政治站位;多次参加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学习,强化自身业务知识。为了将学习常态化,工作队每周五召开工作学习小结会,及时学习领会上级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指导日常工作和宣传。
同时,工作队积极把握街道各种工作会议、培训班的时机,向村干部和业务同志传达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帮助基层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政策更好地落实落地。
6 月 1 日晚,峡山街道农村党组织书记第二期集中培训班举行,驻峡山街道工作队队长郑凤池围绕《乡村振兴的形式和新任务》展开授课,向 36 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农业干部、工作队队员讲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总体要求、总体目标以及当前主要任务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这堂内容详实的乡村振兴课就是工作队 " 见缝插针 " 的一次宣传。5 月下旬,工作队得知集中培训班二期要开班,便紧锣密鼓确定主题和内容,多方收集整理资料,以此为契机,向峡山街道各级干部宣传乡村振兴。
■驻峡山街道帮镇扶村工作队动员村民群众携手参与,营造 " 共建共治共享 " 的乡村振兴氛围。
把党的好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
郑凤池认为,乡村振兴政策不仅要宣传给村干部,还要走进千家万户," 自上而下宣传好乡村振兴政策,有助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出来后,我们通过专题学习,领会到乡村治理是接下来的重头戏,于是自筹经费,制作了海报、宣传单等宣传品。" 郑凤池边说边起身,从旁边的一个箱子里拿出印有乡村振兴内容的大海报、小册子和宣传扇," 这些政策应该宣传到每家每户,群众知道了,才能支持、参与乡村振兴。"
新快报记者打开乡村振兴促进法宣传小册子,三折叠,一共六面,用简洁明了的文图介绍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目的、原则、五大振兴、扶持政策和监督检查等内容,一目了然,简洁易懂。宣传扇则在群众生活的必需品扇子上印上 " 五大振兴 " 和峡山建设目标,潜移默化地吸引群众关注乡村振兴,关注家乡发展。
走在峡山街道各村和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村文化广场,都能看到乡村振兴宣传标语和海报,在街道人流密集的显眼位置,比如南里广场、金光南路和大溪碧道等地,大幅海报色彩鲜艳,不仅营造出浓烈的乡村振兴氛围,也成为城市的风景线。
■得益于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峡山大溪碧道成为周边百姓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点。
邀请各方开座谈会
畅谈 " 共建共治共享 "
走进峡山街道的东溪村,峡山大溪波光粼粼,沿河绿树红花,围栏步道,风清气朗,好不惬意。村里环境日新月异,令人欣喜,村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更为美丽乡村增添了内涵。
" 这两年村民素质提升很明显,就说一个小细节,以前大家见到要好的熟人才打招呼,关系一般的都不理,现在都会笑脸打招呼,感觉乡里乡亲更加和睦。" 郑忠平说。
这些变化是从工作队的进驻开始的。为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工作队多次到东溪村,和村干部、理事会代表、企业家代表、群众代表以及乡贤开展座谈交流,畅谈 " 共建共治共享 "。
郑忠平告诉新快报记者,在工作队的指导下,村里加强乡村治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今年我们村修改村规民约,也专门请工作队提意见。"" 比如这一条,‘提倡晚婚晚育’,现在就不合时宜了,我们建议修改成‘提倡优生优育’。" 郑凤池说。
在乡村治理上,潮南区推进自治、法治、德治 " 三治融合 ",共建乡村善治格局,工作队结合峡山街道实际,将法治作为当下重点,已经在洋汾陈村、东溪村等围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开展学习和交流。
" 我们发现,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经常会向我们咨询相关的问题。" 郑凤池介绍,工作队打算以东溪村作为法治建设的示范点,计划在东溪村开展一次《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的党建结对帮扶活动,以点带面引导群众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到时将邀请法律顾问开法律讲座,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还会现场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引导群众运用法律知识和途径解决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编辑:曾贵真 / 美编:张汉松 / 校对:王萃
审发:朱颖洁 编辑:曾贵真 校对:王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