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0-31
即将大“宫”告成!年底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现代快报讯 向着星辰大海出发!10 月 31 日 15 时 37 分," 梦天 " 逐梦九天,中国空间站 " 筑家 " 进入倒计时。天上一个家园,地上一个家园。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预计今年年底前,中国空间站将最终完成 "T 字构型 " 建造任务。此外,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于年内发射,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有 6 名航天员同时驻留。

△ 10 月 31 日,搭载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 B 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胡智轩 摄

" 天宫 "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寄托了古老东方民族的飞天梦想。" 天宫 " 不是传说。建造一座中国人的 " 天宫 ",建造属于自己的 " 太空家园 "…… 这个梦想成了中国航天人孜孜以求、不断追逐的目标。

今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 30 周年。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制定 " 三步走 " 发展战略规划: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中国空间站又名天宫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设计在轨飞行 10 年,具备延寿到 15 年的能力,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三舱组合体将能够承载 10 多吨载荷设备,并同时支持 3-6 人驻留。

△ 10 月 31 日,搭载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 B 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回首征途,2021 年 4 月 29 日,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天和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 天宫 " 建设大戏正式拉开;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共在轨飞行 183 天,创下中国航天的多个 " 首次 ",并于 2022 年 4 月 16 日,成功返回。这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开启为期 6 个月的飞行任务。

" 问天 " 和 " 梦天 " 均为实验舱,主要功能是供航天员开展科学实验。2022 年 7 月 24 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升空。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 2 个实验舱段。如今,随着梦天实验舱的发射,迎来 " 太空家园 " 三舱合一的奠基时刻,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此迈上新的历史舞台。

按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实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等任务。据悉,目前神舟十四号乘组已在轨驻留超过 4 个月,身心状态良好。神舟十五号乘组正在加紧训练,各项空间科学实验扎实稳步推进。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阿里亚 储希豪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中国空间站 神舟 空间站 航天员 中国载人航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