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2-10-31
舌尖上的南京,“zan个鸭子ki”就像谈一场恋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家里来客人了?zan 个鸭子 ki!

晚上懒得做菜?zan 个鸭子 ki!

没有理由,就是馋了?zan 个鸭子 ki!

zan 个鸭子 ki,是南京人平凡生活中的高光时刻,是心照不宣的暗号,是抚慰心灵的妙药,也是一场永不分手的热恋。

前阵子,文脉君向大家推荐南京特色美食锅贴,反响热烈(点击此处可以查看),这次我们继续舌尖上的南京第二弹。

南京烤鸭。

前世注定

南京人爱吃鸭子,名声在外。" 没有一只鸭能游得出南京嘛。"

但认真聊起来,南京人对于鸭子的狂热,其实是刻在 DNA 中的,因为早在六朝时期,就有相关记载。

《陈书》中说,陈武帝陈霸先率部与敌军在南京激战。六月份的江南,连续下大雨,粮食紧缺,眼看就要兵败如山倒。

这时候,他的侄儿陈茜江湖救急,从吴兴送来了大米三千斛,还有鸭子一千只。陈霸先下令蒸饭煮鸭,士兵用荷叶包米饭,饭上盖了鸭肉,大快朵颐。

结果队伍逆风翻盘,打了个大胜仗。

不过要让 " 精致 " 的宋代南京人评价,多半看不上陈霸先这种 " 粗鲁 " 的吃法。

因为当时南京城盛行用鸭制菜,一道鸭子有很多种吃法,并有 " 金陵鸭馔甲天下 " 的美称。其中金陵盐水鸭尤其历史悠久,堪称金陵一绝。南京盐水鸭也被认为始于宋朝。

明朝时期,鸭子延续了繁荣之势。据明正德年间的《江宁县志》记载:" 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咸板鸭 ",这个民谣就此在民间流传开来。

明万历年间,吏部左侍郎顾起元撰写的记述金陵各类情况的《客座赘语》中,则写到了 " 南京板鸭 ":" 购觅取肥者,用微暖老汁浸润之,火炙色极嫩,秋冬尤妙,俗称为板鸭,其汁陈数十年者,且有子孙收贮,以为恒业,每一锅有值百余金,乃江宁特品也。"

在南京流传的民间传说中,烤鸭创始于南京王府膳房,朱元璋是烤鸭界的祖师爷。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改变原来用水煮、红烧、清蒸的制法,采用炭火烘烤,使鸭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被命名为 " 烤鸭 "。

再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随之带到了北京。虽然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作为佐证,但是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时,据统计全北京的烤鸭师傅比较一致的说法,都认为北京烤鸭源自南京。

一往而深

的确,南京人吃烤鸭颇有 " 前缘 ",但是,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的小吃亦不在少数。南京烤鸭何以长盛不衰?

也许你会从烤鸭师傅一天的工作中发现端倪。

一般烤鸭师傅的工作从夜里开始。将杀好、洗净的光鸭,下入滚烫的开水,几秒钟后拎出,鸭皮因此而变得紧致。

随后,将烫好的鸭子挂在架子上,人工给鸭子抹糖稀。抹好糖稀后将鸭子吹干,完全吹干需要两三个小时。

接着是一道重要工序。将鸭腋下剪开一个口子,将水灌入其中。等到鸭子完全风干之后,就放入铁炉之中,挂在炉壁上,炉子中间生炭火,一炉可以烤十只。

鸭子需要转动着烤,确保烤得均匀,烤足时间以后,锅炉中听到了刺啦刺啦滚油的声音。

利用烤制鸭子的时间,可以来熬制鸭卤。用生姜、葱、桂皮、香叶、蒜头、辣椒干、十三香等十几种作料,放入水和酱油后精心熬制。时间越长味道越香,这是南京烤鸭的 " 秘方 "。

外烤内煮,鸭肉熟了,那一包汁水也鲜透了。把这纯正的汁水收集好,等到鸭卤熬好,混合在一起,浇上糖﹑味精﹑精盐,红汤老卤这才完工。卖鸭子的时候,老卤随着鸭子赠给顾客们。

熟练的烤鸭师傅无需看表,看一眼鸭子的色泽就能判断。锅盖掀开,金黄色的烤鸭出炉,那香脆不用品尝就可以感知。

这是师傅和烤鸭间的默契。看似简单的工序,因为费时、耗神,非 " 一往而深 " 的匠人,没办法经年累月地从事这项工作。

这是用情用心的 " 深 ",也是技艺手法的 " 深 "。

造定今生

在南京,zan 个鸭子 ki 是热爱也是信仰。

今天的南京,烤鸭店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节假日排长龙队买鸭子是常有的事。

去店里 " 斩 " 鸭子也有讲究,可以 " 斩 " 半只,热腾腾的烤鸭剖成两半,一刀下去油汁四溅。

当然也可以只 " 斩 " 四分之一,可分为两个 " 脯子 " 和两个 " 座子 "," 脯子 " 就是鸭前身,所以又叫 " 前脯 "," 座子 " 就是鸭后身,所以又叫 " 后座 "。

" 斩 " 半只与 " 斩 " 四分之一,又可分为软边和硬边," 软边 " 就是从中间剖开时不带鸭脊骨,所以有的人喜欢 " 斩 " 软边,既多吃些鸭肉,又可不占分量,省点钱。

南京的吃货,对烤鸭的要求不仅在鸭肉,对店家奉送的那一兜红卤更是讲究。

南京人的口味喜好小糖醋,讲究略甜微酸,鲜咸适度。调制这样的味汁,功夫不比烤鸭差。烤鸭卤小时候还用来拌饭吃。

有卤拌饭,那顿饭一定吃得特别香。

每一代南京人都有关于烤鸭的独特记忆。

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过去的鸭子店都聚集在水西门,而后那一片拆迁,烤鸭店分散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每个人的儿时记忆,也都少不了一家烤鸭店的身影。一个白铁皮做的烤炉,炉内烧着木炭,炉壁挂一圈烤鸭。

金宏兴鸭子店、徐家鸭子店、富强卤菜店、章云板鸭、红庙达记 …… 每个南京人都有自己专属的 " 最爱 "。

如果爱,请深爱。

愿天下有情 " 鸭 " 终成眷属,是前生造定事,莫错过今生。

读完这篇文章的你,也去 zan 个鸭子 ki 吧!

说起爱吃鸭的南京人,袁枚不得不提。

这名南京老饕对烤鸭颇有心得,他说:" 用雏鸭叉烤之。"" 水西门许店最精 "。

除此之外,他还会野鸭、蒸鸭、卤鸭、鸭脯、烧鸭、挂卤鸭、干蒸鸭、野鸭团、徐鸭 ……

欲知详情,就去看看这本收录在《江苏文脉 · 史料编》中的《随园食单》吧。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凡 邱骅悦 王子扬 / 文 苏蕊 徐洋 / 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