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汕头 2022-11-01
【粤声回响】筑巢引凤纳英才 聚势赋能促发展 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高质量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正是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招才引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人才工作机制,着力优政策、建阵地、促成长,全力营造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汕头各项事业中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鮀城大地正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优政策 构建引才 " 强磁场 "

汕头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优良传统和浓厚氛围,近年来更是根据人才需求不断修订完善人才政策,形成有汕头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发展厚植 " 沃土 ",体现了招才引才的满满诚意和坚定决心。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多次对人才政策进行迭代更新、优化升级,坚持边实施、边修订、边完善,构筑起人才制度体系的 " 四梁八柱 ",确保人才政策惠及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汕头构筑了新一轮发展的人才政策优势。2020 年 2 月,市委、市政府战略性部署实施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引进 1000 名博士、3000 名硕士,重点引进理工农医科专业紧缺急需人才。目前,全市共引进博(硕)士 3529 名。一支规模大、素质优、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正在加速集结,成为我市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之路上的重要力量。

人才要 " 引得来 ",更要 " 留得住 "。为此,我市专门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全面兑现博(硕)士住房补助、生活补贴、薪酬补助等,截至目前已发放博(硕)士各类补助 2.3 亿元。为破解高层次人才编制的 " 瓶颈 " 问题,我市统筹市事业单位周转编制专门用于引进博(硕)士研究生,确保引才用编需求。

要提高 " 硬待遇 ",更要做好 " 软保障 "。各级各部门想方设法解决博(硕)士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入户等问题,用心用情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截至目前,31 名博士子女已全部安排到中心城区优质公办学校就读,45 名博士配偶安置得到解决。

建阵地 打造育才 " 孵化器 "

走进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如同走进了一个温馨的 " 人才之家 "。

这座总建筑面积约 5800 平方米的大楼,共有 7 层 68 套人才公寓,配套党群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器、创客咖啡、餐厅、健身房等,为人才搭建了一个一应俱全的创新创业新天地。这里的 " 创客 " 涵盖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回乡潮籍英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等,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展现着华侨试验区 " 筑巢引凤 " 的工作成效。

近年来,我市以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高层次人才 " 一站式 " 服务专区、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作为先行点和示范点,连点成线、以点带面初步形成全市人才服务平台网络,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全市有人才驿站总站 1 个,区(县)人才驿站分站 6 个,华侨试验区分站 1 个,县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5 个,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20 个。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我市还致力于以更加开放的胸怀集聚人才,积极打造国内外人才工作联络站。如今,我市瞄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华侨潮商集聚的发达国家和城市,已经在美国洛杉矶、硅谷和加拿大温哥华、英国伦敦建成 4 个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在北京、广州、杭州、青岛建成 4 个国内人才工作站,初步形成国际化人才工作网络。同时,依托海内外人才工作联络站以及潮籍博士联谊会等潮人团体,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分专业定期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与汕头企业开展项目对接。随着人才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近悦远来 " 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

促成长 搭建用才 " 大舞台 "

如何让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在坚持 " 聚天下英才 " 的同时,我市也不断为各类人才搭建广阔舞台,健全完善人才跟踪培养机制,畅通晋升渠道,确保人才 " 用得好 "。

为进一步加强博(硕)士人才跟踪培养历练,去年结合乡镇换届,选拔一批符合调任条件、表现特别突出的博(硕)士到镇(街道)任职,引导人才扎根基层贡献才智。同时,在引进博(硕)士人数较多的市直单位设立事业单位,增加领导职数,专门用于配备优秀博(硕)士,解决博(硕)士晋升问题。去年选拔 188 名市直单位博(硕)士到镇(街道)、园区、学校、医院挂任副职。在市委党校举办 8 期新入职博(硕)士培训班,对市属事业单 1774 名新入职博(硕)士进行全员轮训,帮助人才更好融入汕头、适应环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全市拥有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 1 个、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1 个;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 54 个,其中博士工作站 35 个、博士后工作站 9 个、博士后流动站 5 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5 个,在站博士后 155 名;高新技术企业 637 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2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7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10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11 家。这些科创平台,为科研团队、科技人才提供了科研攻关和创新的有力载体。

" 家里人都跟我一起来到汕头了,都成为了‘新汕头人’,希望在各自岗位上扎实工作,为汕头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博士王珂的感受,正是纷至沓来的高层次人才的心里话。

来源:汕头日报 记者 陈欣琪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汕头 高层次人才 事业单位 统筹 健身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