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台湾媒体报道,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传出三件文物受损,引发外界关注。台北故宫博物院 10 月 31 日将其中两件文物的初步调查报告送至 " 立法院 ",破裂原因包括,恐因关上铁箱时,因人为施力按压或空间缩减导致文物碰撞,或是之前就有肉眼无法看见的暗伤或裂璺。
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示,2021 年 2 月 3 日、2022 年 4 月 7 日打开文物包裹后发现 " 明朝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 " ( 左上 ) 、" 清朝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 " ( 下 ) 破损;2022 年 5 月 19 日整理文物时,由于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疏忽,致 " 清朝乾隆青花花卉盘 " ( 右上 ) 掉落破损。图片来源:台湾 " 中央社 " ( 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 。
国民党 " 立委 " 陈以信 28 日在 " 立法院 " 指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受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吴密察试图隐匿。吴密察当天表示,三起破损皆依规调查、惩处,强调将编列预算改善瓷器包装。
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示,器物处瓷器科人员整理文物时,2021 年 2 月 3 日、2022 年 4 月 7 日打开文物包裹后发现 " 明朝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 "" 清朝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 " 破损;2022 年 5 月 19 日整理文物时,由于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疏忽,致 " 清朝乾隆青花花卉盘 " 掉落破损。工作人员皆随即依程序通报至院长。
台北故宫博物院 31 日将 " 明朝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 "、" 清朝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 " 的初步调查报告送至 " 立法院 "。
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号 16986" 明朝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 " 瓷器破损监视器画面。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翻摄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 明朝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 " 是在 2021 年 2 月 3 日上午,由器物处瓷器科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研究助理及技工等 6 人,进入山洞瓷器库房做例行整理时,发现院 1873 箱内编号 16896 的瓷器破裂。
报告指出,该瓷器破裂的时间,初步判断为 2012 年 3 月 2 日大盘点后,至 2021 年 2 月 3 日发现之前;另根据器物处人员表示,能够接触及整理文物者,仅限研究及行政人员,因此这些人有导致文物破损的可能性,但研究助理及技工友会协助搬运铁箱,搬运过程亦有可能造成文物晃动甚至受损。
此外,关上铁箱时,恐因人为施力按压或空间缩减,导致文物有碰撞受损之虞,且若有肉眼无法看见的暗伤,也有可能因时间经过或碰撞而破裂。
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号编号 007167" 清朝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 " 监视器影像画面。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翻摄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调查报告。
至于 " 清朝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 ",报告指出,2022 年 4 月 7 日下午进行例行文物整理时,有雇员整理院 2297 箱箱内文物,发现其中一个蓝布盒内所装的 " 故瓷 007167" 破裂,经过交办政风室启动行政调查。
报告指出,此文物破裂时间,初步判断为 2020 年 2 月 19 日后至 2022 年 4 月 7 日发现之前。该文物是否会因铁箱搬运,或是现行文物保存方式尚有不足等因素而造成破损,仍属可能情形。
另也有人员说,2297 箱内很多文物其实之前就有裂璺 ( 陶瓷器将裂开时的痕迹 ) ,但并未记载登录,推测可能是之前就有裂璺、或肉眼无法看见的暗伤,因时间经过而发生破裂情事。
报告提及,现行的陶瓷器文物保存方式仍有可改善之处,后续改善措施包括每一文物单独包裹或盒装保存、文物保存方式化箱为柜、铁箱起闭方式增加电子化记录功能、库房日志数字化保存,以及计算机登打资料中,增列例行整理外,其他因处内抽查、特别参观或大盘点等数字化纪录。
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示,保存典藏文物的各项硬设备,应在有限资源下,逐步编列预算购置与时俱进的设备加以改善。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