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已经到了第 9 天,进入最后时段,部分职位竞争比已超 4500:1,但仍有职位报名停留在个位数。
国考报名迎来高峰期,备考也将进入倒计时 30 天。为何仍有考生持观望态度?最后 30 天如何稳定心态,踏实备考?
热门职位比例已超 4500:1,仍有大量职位无人报考
数据显示,自 10 月 25 日开始,7 天已有百万人报名,超过去年同期。
从报名进展来看,已有热门职位竞争超 4500:1。
例如,青海省税务局曲麻莱县税务局 " 一级行政执法员 ( 三 ) " 一职,稳居报考热度第一。
该职位虽属于 " 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 ",但截至 1 日 20 时,该职位报名审查通过人数已达 4512 人,报名待审查人数达 337 人。
从报名职位来看,据国家公务员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2 年 11 月 1 日 15 点,2023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人数较少职位共有 2040 个,招录 4549 人,其中过审人数为 0 的职位超 400 个。
也有部分职位报名停留在个位数。例如广东海事局云浮海事局 " 一级行政执法员 " 一职,截至 27 日 20 时,审查通过 1 人,待审查人数为 0。到了 1 日 20 时,报名数据依然没有发生变化。
国考报名 " 冷热不一 " 现象明显,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接受中新网采访时称,往年大多数报考热门的,都是条件设置较宽的职位,如 " 三不限 " ( 不限专业、学历、基层工作经验 ) ,报考冷门的则往往是条件设置较严的职位。
" 报考‘冷热不一’属于非理性现象,对招录单位和考生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职位太过冷门,招录单位不能完成招录计划;职位太过热门则使考生录取概率大大降低。"
考生:热门职位不敢报,国考存在弃考现象
从国考报名人数来看,虽然持续攀升,但目前仍有考生持观望状态。
" 我暂时还没决定好,因为专业受限,我家在江西,本地和周边省市能报的职位很少。" 李滔是一名政治学专业的大四考生,准备参加 2023 年国考。
与身边大多数正在备战考研的同学不同,她在大三下半学期确定要参加国考,8 月底开始备考,但在报名时仍未确定具体职位。
" 具体的职位有在选,但最终报名还是要看报录比,在心仪的职位里选报名最少的," 李滔说,自己正在考虑北京、天津两地的税务岗," 我看上的职位里,北京的报名人数已经很多,天津较少。"
另一名大学广告学专业的本科生陈席已经签下了江苏一家银行的三方协议,但他仍在考虑报名国考和中央选调生。
考生的观望与犹豫同样还体现在每年的弃考率。
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郑文照指出,虽然国考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可以看到,2022 年国考参考率约为 81.6%,在考试前有接近 20% 的人弃考,平均竞争比由原来的 68:1 下降到 46:1。
备考即将进入倒计时一个月,考生如何稳定心态?
根据公告,公共科目笔试将于 12 月 4 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12 月 4 日上午 9:00 — 11:0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12 月 4 日下午 14:00 — 17:00,进行申论科目考试。
对于职位选择,钱玉英认为,2023 年应届毕业生应珍惜国家给予应届生招录特殊倾斜的机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契合度高、竞争力相匹配的职位," 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增加成功的概率。"
林安今年 3 月考研失败,又参加了 7 月份的省考,面试被刷之后,她决定参加国考。而身边的同学不是已经工作,就是考研、考公成功,她一直处于焦虑和压力之中。
"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在进行自我复盘、修复和调节," 林安说,现在考公依然是一条未知的路,但她已经释怀很多," 十年后再来看这一两年的备考,不过是一小段经历而已。我还年轻,路总会越走越宽的。"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