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关于放弃 " 动态清零 " 的一些言论又开始泛起,甚至有人将疫情防控中个别地区 " 层层加码 " 带来的问题,归罪于 " 动态清零 ",反对继续坚持这一方针。
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态势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 11 月 5 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要坚持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坚持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总策略和 " 动态清零 " 总方针不动摇,同时鲜明提出要防止简单化、" 一刀切 " 等问题,坚决整治 " 层层加码 "。
一场发布会,传递出清晰的信号:" 动态清零 " 不变," 层层加码 " 要纠。
11 月 5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图源:新华社
到底如何准确理解 " 动态清零 "?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出现 " 层层加码 "?如何实现更科学的 " 动态清零 "?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一
大家少时或许玩过一个叫 " 打地鼠 " 的小游戏,规则很简单,地鼠从地洞中冒出头时,迅速用锤子把它摁下去。地洞数量不少,地鼠源源不断冒出来,必须出来一个、摁下一个,否则,地鼠遍地开花,玩家手忙脚乱。
" 动态清零 " 就类似一个 " 打地鼠 " 的过程。简单说," 动态 " 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 清零 " 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动态清零 " 要做的是与病毒赛跑,集中力量快速、精准解决问题,力求在病毒传播扩散开来之前把它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 动态清零 " 之所以被称作迄今为止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防控手段,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有着清晰、严谨的科学依据。
一方面,它缓和了我国人口众多与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就好比 " 打地鼠 ",我们现有的医疗资源仅仅能够支撑手里拥有一把 " 锤子 ",要取得胜利,就必须一击命中,否则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 动态清零 ",就是要以雷霆之势直捣毒巢。
另一方面,它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潜在风险,保护了易感人群。我国人口结构特殊,60 岁及以上人口达 2.67 亿,少儿人口超过 2.5 亿," 一老一小 " 等免疫能力较弱的群体规模很大,任何一个细微风险,加上数以亿计的乘数,都或将酿成难以承受之痛。" 动态清零 " 就是不放过任何苗头,绝不给病毒成长为大隐患的机会。
此外,病毒的变异仍未休止,欲求胜利就必须把眼光放长远,算总账、算大账。" 动态清零 " 让我国在 14 亿多人口、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等多种情况下依然能稳住大局,保持极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须认识到,抗击疫情是一场严酷的消耗战和持久战,从大局上来看,这无疑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策略。
防疫效果好不好,不看广告看 " 疗效 "。
2020 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 年更是取得了 8.1% 的经济增速。尽管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放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境地的大背景下看,这已实属不易。现在,除了些许风险地带,大部分地区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前提下,内部流动基本不受阻,民众安全感是实实在在的。
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弥陀寺文化公园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图源:新华社
二
可能仍有人会感到疑惑:一些地方 " 层层加码 " 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难不成 " 层层加码 " 就是 " 动态清零 " 造成的吗?
恰恰相反," 动态清零 " 和 " 层层加码 " 势不两立,要想 " 动态清零 " 可持续,就必须严肃、彻底、重拳清理 " 层层加码 "。
一些地方对 " 动态清零 " 理解有偏差,在防疫过程中私自搞了不少 " 土围子 ",比如隔离场所收费,随意以静默、封城代替管控,用赋码、弹窗的形式限制人员出行等。这些做法,既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提高了全社会的防疫成本,又严重干扰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 " 动态清零 " 大局。
实事求是地说,疫情这几年大家都很难。但不能因为难,就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疫规定。" 层层加码 " 的现象之所以频频上演、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干部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防疫工作中,一些干部只要 " 短平快 ",出于不正确的政绩观,简单加压群众、对付上级。
" 层层加码 "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极端负责,实际上却是缺乏担当的体现,是懒政怠政的表现,既没有把中央的政策吃透做好,也没有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
过犹不及不可法,因噎废食不可取。
个别地方 " 层层加码 " 带来的恐慌和社会心理问题,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甚至并不比病毒小。尤其越到基层," 土政策 " 越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与利益。所以," 动态清零 " 需要紧紧围绕科学防疫、精准防疫展开,并非动静越大、手段越严,防疫效果就越好。防疫的目的绝不是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而是要精准防住病毒,切不可将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曲解为 " 防疫至上 "。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 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 平时不上心,疫时乱糟糟 ",无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是懒政怠政,都既是对人民群众的极端不负责任,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
10 月 20 日,第五届进博会首单冷链食品展品抵沪入仓,工作人员在总仓内搬运完成卸车消毒的冷链食品展品。图源:新华社
三
" 躺平 " 不可取," 躺赢 " 不可能,必须最大程度避免因疫情失控造成巨大损失。
疫情防控是一场大仗、硬仗、系统仗,需要解决好压力传导问题,使得工作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在责任的层层落实中,完善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置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科学调度,才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环环相扣、形成合力,才能确保目标部署的落实、达成。
比如,在疫情防控的实践中,浙江就逐步形成了 " 三责联动 " 快响激活、" 五快 " 循环落实等机制,以责任的精准传导实现疫情的精准处置,织牢织密疫情防线,一定程度上保证部署要求既不减损、也不变形。
此外,不少强制劝返、隔离等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也可能是工作信号不够清晰等因素造成的影响。防疫一线的工作者、执行者往往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精神压力,在执行紧迫任务的重大压力之下,就有可能演变为 " 有过之而无不及 " 的无奈选择。需要给予基层更清晰而明确的信号和指引,让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者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极端特殊情况下怎样快速应对,拥有科学依法执行任务的底气。
对于那些不合全局要求、方式简单粗暴、群众反映强烈的 " 层层加码 " 和 " 一刀切 ",需要有畅通的发现问题与反馈问题的渠道,有高效便捷的督查、整改乃至问责手段。面对人民群众的 " 急难愁盼 ",杜绝 " 层层加码 ",同样应当成为一条清晰、管用、有约束力的 " 红线 "。
对 " 层层加码 " 进行纠治,不仅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总而言之," 动态清零 " 防的是病毒,而不是针对人。只有科学防疫、精准施策,避免让压力的 " 层层传导 " 异化为防疫的 " 层层加码 ",才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以最小代价获取疫情防控的胜利。
来源:浙江宣传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