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刁晓蓓)近三年,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急速前进,足不出户就能上课、考试,小组合作,网络带来的便捷显而易见。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弊端造成的家庭亲子矛盾也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焦点难题。如何破解难题?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心理教研员 、江苏省心理教育名师芦芳给出了专业建议。
家长做网络认知的积极引领者
" 无论家长愿不愿意,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在平台上学习研讨、人际交往、减压放松,如影随形,戚戚相关。如果青少年遇到学习压力、社交障碍、亲子矛盾,就会寻求游戏减压,逐渐形成游戏依赖,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们该如何对待?芦老师建议,家长对网络认知要与时代同步,不能一问三不知。在孩子面前,对待游戏的初始态度既不抗拒,也不宠溺,不一味禁止,也不放任自流。而是要做到温和地积极引导、阳光的正面教育。家长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客观的和孩子讨论游戏的利弊影响、国家的相关政策、成长的身心需求,逐一梳理孩子成长的心理困扰,减少成长焦虑,提前预警游戏成瘾相关知识,让孩子在平和的心态下自己做出聪明的选择,共同制定家庭游戏时间使用公约,循序渐进地把孩子从沉溺游戏的状态中一点一点拉回现实。
打造稳稳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脆弱时最依靠的肩膀。因此,如果遇到游戏成瘾孩子,家长们可以做以下努力:稳定孩子情绪、调整育儿方法,减少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不合理的安排,快速修复亲子关系,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迅速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网络,给孩子提供稳稳的家庭教育氛围,有效预防游戏成瘾加剧。
创设暖暖的体育锻炼
暖暖阳光下奔跑的少年对待游戏的态度最多是浅尝辄止,或者束之高阁。多晒太阳能让孩子更聪明,加快脑部反应速度,提升学习效率。每天尽量在阳光下体育锻炼 1 小时能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给孩子带来愉悦感,和打游戏有同样的效果。但是,打游戏消耗的能量远远小于体育锻炼,在这种博弈竞争下,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往往觉得游戏诱惑更大。所以,家长要日常花式鼓励孩子参加校内外的体育锻炼,组织小伙伴在暖暖阳光下郊游、登山、游园等,养成锻炼的好习惯,抵抗游戏入侵。
鼓励妥妥的劳动教育
日常学校心理辅导个案中发现,青少年出现游戏成瘾、电子依赖、亲子冲突、懒惰拖延、消极悲观等现象,一部分原因在于 " 劳动太少 "。建议家长在加强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专题预防教育同时,针对孩子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同需求设置兴趣课程,此外还可以增加妥妥的劳动教育,简单易操作。
劳动教育可以让孩子在动手动脑、出力流汗中磨炼意志、培养自信,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爱做家务的孩子还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数和家庭幸福指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