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树立“应退尽退”的理念,引导投资者形成专注公司经营的价值投资理念,避免“炒小炒差”,根据上交所发布《股票市场投资修炼手册之退市制度 80 问》一本通,整理系列音频,帮助投资者用碎片时间了解股票退市的那些事儿。
本期带您了解退市制度 | 系列音频第一期: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基础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是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部署,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 年 3 月,新《证券法》正式生效施行,不再对暂停上市情形和终止上市情形进行具体规定,改为交由证券交易所对退市情形和程序做出具体规定。10 月 9 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将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监管力度。11 月 2 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再次明确强调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11 月 3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为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上交所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以落实新《证券法》为契机,体现注册制基本理念,吸取前期科创板、创业板先行先试的制度设计经验,建立了与“入口多元”相匹配的“出口畅通”的设计。
2012 年以来,上交所主板退市制度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已经建立了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等 4 类强制退市指标体系,规定了主动退市情形,并设立风险警示板揭示退市风险,推动平稳退市,退市的法治化建设已经初具成效。
近两年,试点注册制以来,1 元退市逐渐成为退市主渠道,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沪市已有 10 家公司因股价连续跌破 1 元而退市,不少公司徘徊在 1 元退市边缘,市场化退市开始迸发出威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作为投资者教育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内容取代独立判断或据此信息作出投资决策。华创证券不对投资者依据本音频内容进行投资引发的风险承担责任。)
来源 华创证券投教基地编辑 王欣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