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 月 9 日下午,广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荔湾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锋通报,自 10 月 25 日起,荔湾区陆续出现散发阳性个案,特别是 11 月 6 日以来,社会面连续检出 14 管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西村、站前片区。经省市疾控专家研判,荔湾区本轮疫情多点、多源、多链,存在社区扩散风险,正处于控制疫情的关键窗口期。
对此,荔湾区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快速进行三区划定并加强区域管理。今天凌晨发布了 1 号通告,划定了高、中、低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其中西村、站前、南源、彩虹 4 条街道内,高风险区 " 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中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 " 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在管控区内强化网格化管理,建立联合执法队伍进行巡查督促。
李锋表示,接下来的三天,荔湾区将继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请大家积极配合,按所在社区指引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即日起,进入住宅小区和公共场所均需扫码并查验 24 小时核酸证明。
同时,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荔湾老年人口多、孤寡残疾等特殊群体多," 我们会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切实保障好居民群众的生活。" 李锋说。关于生活物资保障,采取分类保供模式,高风险区居民通过网络下单采购、工作人员配送上门。中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居民通过网络平台下单,到网格的指定货架处 " 错峰取物 "。荔湾区在上述 4 条街道设立了 102 个物资取货点,并与各大保供网络平台精准关联了下单地址。
关于特殊人群服务保障,对高、中风险区内特殊人群进行了全面摸查,掌握到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病患者、独居老人、肿瘤患者等特殊群体共 6678 人,已做好分类救治预案,启动医疗救治应急机制,成立医疗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建救治转运队伍。管控区内各社区均开通 24 小时暖心服务和医疗保障热线。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