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师兄,我们同事自己的‘私藏’西梅已经送过去了!" 夜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托管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的微信工作群里跳出这样的信息。送西梅的是中山三院护理部护士宋理。她看到队友在工作群里提到一位孕妇孕吐不适,马上想到了出征时带来的西梅,立即带给患者。
10 月 29 日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73 名医疗队员连夜承担起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新冠感染者托管重担,不到 24 小时,病区即启动收治工作。虽已是满负荷运转,但中山三院的医务人员尽全力为患者送上暖心照护。
腹痛不适,隔离病区为孕妇组织会诊
11 月 3 日,一名孕 12+ 周的孕妇住进了黄埔方舱。11 月 4 日晚 8 时,她突觉腹痛,持续数秒,无阴道流血、腹泻、尿痛等其他症状。值班医生立即联系产科及外科医生线上会诊。
" 孕产妇是特殊群体,我得进舱看看。" 正在休息的产科医生陈新娟放心不下,决定马上进舱去看看孕妇。进舱后,她很快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查体,基本排除了急腹症、肾输尿管结石等急症,考虑因宫缩引起腹痛,她给患者耐心解释了情况,细心安抚了情绪,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嘱咐患者 " 先吃点药,有不舒适随时与我联系 "。在陈新娟的治疗下,患者腹痛明显缓解。
面对疫情,这位 " 准妈妈 " 仍感不安,不时询问医生:" 新冠阳性对宝宝会不会有影响?产检应该怎么做?" 为了帮助患者消除疑虑,积极应对产检不便而造成的影响,中山三院产科主任侯红瑛、产科护士长饶燕珍第一时间在线为患者查房会诊。侯红瑛主任告知患者,目前尚未发现孕妇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胎儿异常或畸形的案例。
从产检安排到心理疏导,从饮食到睡眠,侯红瑛主任和饶燕珍护士长事无巨细耐心讲解。准妈妈说:" 这下安心了,谢谢你们!"
悉心照料,隔离母子收到暖心礼物
据介绍,该病区还有一位 10 月龄的宝宝小武,他和妈妈是第一批入舱的人员。由于走得比较急,妈妈没来得及带玩具。中医科医生招柏明查房时留意到了这个 " 小问题 ",他随即与家人联系整理了一些自己女儿的玩具,消毒后委托增援的队员带入病区送给小武。
精神心理科医生吴秀华还给小武妈妈进行了心理辅导,让她纾解心中疑虑。小武妈妈着抹着眼泪激动地说:" 医生,谢谢你们,感谢你们送来礼物,谢谢你们给我耐心地讲解病情,现在我终于放心啦!" 在方舱医疗队的悉心照料下,小武情况稳定,小武妈妈入院时的咳嗽咳痰症状也逐日减轻。
照料 " 大白 ",战场上的他们表示很放心
在隔离病区,除了患者,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安全也时刻牵动着各方的心。前几天天气转凉,后勤保障队员连夜为方舱医疗队员派送了冲锋衣。" 大家有任何困难,及时找组织!医院永远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 队员们出征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郑重表示。
医院通过 " 一对一 " 做好家属帮扶,解决老人就医、家属待产、孩子生病等特殊困难;为一线人员开通心理咨询专线,及时了解队员身体和心理状况。在医疗队出征前,该院还成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黄埔方舱临时党支部,党员们带头组建了一支后勤保障 " 先锋队 ",为一线队员调配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靴套等各类防疫物资,解决一线队员用药问题,时刻向队员传递党组织关怀;院长戎利民、党委书记吴京洪等党政班子定期连线一线人员,总领队崇雨田等指挥部成员亲自协调重要事项,为队员们撑起全方位 " 保护伞 "。
" 最开始进舱的时候,心里挺忐忑,也有点焦虑。多亏了科里和各级组织的多次的联系,送来各种关怀,不断给我鼓劲打气。"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 "95 后 " 一线队员邵活心表示,大家团结一心,一定能战胜疫情。队员也纷纷感叹,时刻感到组织无处不在。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陈新娟 招柏明 吴贤君 周晋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