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2-11-12
40多年一直保持着老样子 朱抗锁和他的供销社商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提起供销社,如今的年轻人可能比较陌生,可是对于上世纪七十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却是难以割舍的回忆。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遍布乡村的供销社已悄然不见了踪迹。而在韩城市英山塬上,却有一家保留至今仍在营业的老供销社。

玻璃柜台、格子货架,老算盘、手绘的广告画以及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糖果副食 ……

在英山塬上人们的印象中,40 多年来,这家供销社一直没有变,依然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样子。还有站在柜台里面的售货员、这家老供销社的守护者——朱抗锁。

40 多年老供销社容颜未改

在英山塬,提起朱抗锁的老供销社商店,不管是男女老幼,都能给你指出准确的位置,坐落在韩城市金城办新彭村西彭组公路旁的老供销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五间青砖瓦房,斑驳的墙面,青砖灰瓦,屋顶青苔蔓延,后院墙上的模糊标语,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木制的大门旁挂有 " 韩城市金城供销社新彭村综合服务站 " 牌子。走进朱抗锁的供销社,那老式玻璃货柜、绿色格子货架,以及货架上方的手绘广告画,一下子就会把你的记忆拉回到 40 年前。

柜台内外日用百货、糖果副食、米面油、农资产品、五金日杂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市面上少见的缝衣针、纽扣、手电筒灯泡、热水壶木塞等。

开门营业时就穿上蓝布大褂,算账时喜欢用算盘。商店的主人朱抗锁还保持着供销社时期的习惯。

从小就经常来这里买东西的西彭村王大爷说,几十年了,这家供销社商店一直没有变过,还是记忆中的那个样子。" 供销社的东西全,价格便宜、质量好,家里缺啥了,到供销社来都能找得到。" 西彭村张阿姨说。

在村里人的记忆中,40 多年来,这家供销社商店几乎没怎么关过门,一直都在正常营业。只是供销社的供销员朱抗锁慢慢变老了。

现年 67 岁的朱抗锁是一名老供销员。1975 年,20 岁的朱抗锁通过考试成为了供销社的一名售货员,后来到英山西彭村这家供销社工作。从那以后,朱抗锁在这家供销社一干就是 47 年。" 那个年代,一个农村娃能当上供销社售货员,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回忆起以前,朱抗锁感慨的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英山塬上就这一家供销社,附近六个村的群众都要在这买东西。供销社当时包括他在内有 6 名售货员,柜台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有来打酱油醋的、有来扯布的、有来买糕点的等等,每天上班都要从早忙到晚。虽然每个月只有 30 多元钱的工资,那时候他感觉到过得很充实。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供销社的业务逐渐萎缩,许多供销员纷纷选择了转行。在改制中,他和供销社的其他五名售货员承包了这家供销社。在经营了一段时间后,其他五个人都先后退出了,只有朱抗锁选择了留下来。他说,也没有其他原因,只是觉得离家近,最关键还是舍不得这里。

40 多年来,朱抗锁精心打理的这家供销社,7 组玻璃柜台、十几组砖木结构的格子货架,以及老算盘等 " 老物件 " 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来买东西的大多都是老顾客,买东西的同时和朱抗锁拉拉家常,聊得时间长了,朱抗锁就会递上香烟或者端出一盘花生、瓜子。人多了,大家干脆坐在门口晒晒太阳,或者喝茶、或下象棋。闲暇时,朱抗锁还会拿出自己订阅的报纸给大家读读报。朱抗锁的供销社已成为村里老年人的活动中心。

群众需要我,需要这家供销社

翻开货架间挂着的几个本子,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数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询问得知,有些群众来买东西没带钱,都会暂时把账记下,等有钱了再还上。

" 别人开店赚钱,他倒好,贴钱做买卖,只会给人帮忙。" 对于 4 万多元的欠账,朱抗锁的妻子满肚子埋怨,几十年来,年年都是这样。年年四五万元的欠账常常会让商店陷入无钱进货的境况,朱抗锁就自己跑到信用社贷款进货,等化肥卖完后再去还贷款。

对此,朱抗锁有自己的解释,开店就是为了方便大家,乡亲们都不容易,谁还没有个难处,有钱了自然就会把账还上。把钱看得真了,服务走样了就做不成生意了。

朱抗锁的供销社卖的东西便宜、质量好是村里人的普遍评价。几十年来,每次进货,朱抗锁都严把质量关。近年来,随着网购的兴起,网上也可以买到便宜又好的商品。但朱抗锁却一直不敢尝试,他说没亲眼见过东西,总觉得不放心。

在女儿朱雅欣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忙碌的。几十年来,一家四口人从来没有完整的吃过一次年夜饭,没有照过一次全家福。小时候,每次过年时,别人家的父亲都带着孩子走亲戚,而她的父亲只是在商店里忙碌。

前几年,她和弟弟都先后结婚并在城里安了家,打算把父母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可是父亲总是待不了半天就要回商店,总是说 " 柜台离不开人么 "。

曾经有一次,因为身体原因,朱抗锁打算关掉商店进城养老。得到信息的村里人纷纷赶来劝阻,说如果这店关门了,大家都买不到放心东西了。

如今,朱抗锁的供销社大大小小有一千多种商品,如同一个小超市。但是营业额却少的可怜,每月只能赚 1000 多元到 2000 元。对此,朱抗锁没有一点埋怨,他说自己有退休工资,生活没有问题,关键是大家也需要我,需要这家供销社。唯一遗憾的是自己年龄大了,扛不动化肥和面粉了,不能给乡亲们送货了。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准确 山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