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该是耍官威的通行证,也不能是乱作为的豁免牌。越是出于防疫目的,越要警惕 " 耍官威 " 与 " 乱作为 " 的危害,越要将权力收进制度约束的笼子里。
奶茶店 " 先说欢迎光临后说扫核酸码 " 被勒令关停、服装店店员在休息区睡觉未戴口罩遭黄牌警告 …… 连日来,黑龙江两地接连被曝出过度执法事件。由于跟国家层面发布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简称优化疫情防控 "20 条 ")的时间贴近,这几起事件的社会关注度直线上升。
不得不说,无论是奶茶店因店员没先说扫码被迫停业,还是服装店因店员睡觉没戴口罩收到黄牌,都充斥着 " 刁难 " 的意味,因为这跟基本常识严重背离。
比 " 矫枉过正 " 更离谱的,是 " 以枉矫正 "。就拿这两起事件而言,店员先说欢迎光临后说扫核酸码,于法于情于理都没问题,反观执法人员,不扫码就进、不出示执法证件就将商家一封了之,这样随意的执法程序与执法结果更值得纠正;而要求店员在休息区睡觉也要戴口罩,更近乎无理。到头来,以 " 执行防疫要求不到位 " 为由进行不当执法的他们,本身才是真的 " 执行防疫要求不到位 "。
↑11 日晚肇州县政府通报,涉事的肇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王某某等多人被处分
现实中,打着防疫之名滥用职权的现象时有曝出。这次奶茶店被关停后,当地另有被封的米线店老板自称刚吃完饭没戴口罩被封,以至于损失 2000 元。若是此事查证属实,也表明这类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之事并非孤例。
打着防疫旗号的刁难式执法屡遭曝光,抛出了 " 如何防范防疫背景下的末梢权力膨胀 " 的命题:由于疫情防控必然伴生着对社会流动性的限制,这对应的要求是 " 强化管理 ",所以不排除有些人会借此代偿自身的耍官威欲望——对他们而言,防疫所赋的权力也是权力,故而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刷刷权力存在感。
但毫无疑问,防疫不该是耍官威的通行证,也不能是乱作为的豁免牌。事实上,越是出于防疫目的,越要警惕 " 耍官威 " 与 " 乱作为 " 的危害,越要将权力收进制度约束的笼子里。
防疫不能忘了 " 人民至上 " 的初心,以人为本当是其底色,故而防疫要拿捏好善治分寸,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准度。具体来说,就是方式方法上要科学,避免简单粗暴、态度生硬,不能动辄一刀切;目标锁定上要精准,该防的要防,该放的要放,不可随意切一刀。很多刁难式执法不光跟执法规范背道而驰,也跟防疫要求反向而行,既无温度也无准度,显然不是防疫的正确打开方式,而是走向了防疫初心的反面。
结合当前形势看,拿刁难式执法去为难商家,本就是拖营商环境的后腿。更何况,眼下很多中小企业在疫情等因素的冲击下本就艰难过活。不难想见,如此滥用职权的防疫检查多来几次,足以毁坏当地在营商环境优化上付出的多年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备受关注的优化疫情防控 "20 条 " 中明确要求,加大 " 一刀切 "、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并严禁随意停工停产。如今很多地方也都成立起了整治 " 层层加码 " 工作专班。当此之时,关停 " 先说欢迎光临后说扫核酸码 " 的奶茶店、警告店员睡觉未戴口罩的服装店,无疑是典型的负面案例。对于类似现象,各地方、部门理应加强督查摸排,让制度长牙齿,让问责来纠偏,继而让刁难式执法不敢再借防疫之名冒头和抬头。
说白了,刁难式执法,就是最该反对的 " 层层加码 "。而防疫,也该将以过度执法为表征的加码乱象予以 " 清零 "。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