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1-14
快快评丨醉酒扰民惹群殴,折射公共空间治理难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有多位网友发视频称,重庆 3 名醉酒女子深夜扰民惹众怒,遭到居民围殴,引起广泛关注。这起事件可谓 " 双输 " 事件,值得吸取教训。

无论如何不能动手,这是法治社会一条底线性要求。在法治框架里,有事说事,有矛盾解决矛盾,私力解决不了,还可以 " 提交 " 给警方或有关部门。

具体分析,此事中,3 名醉酒女子的 " 表演 " 实在让人看不下去。而这完全是让事件爆发的导火索。

视频显示,当时 3 名女子在串串店摊位上跳舞唱歌,附近有人让他们小点声音,而喝醉酒的女子等人已失去了理智,于是双方争吵了起来。其中一名粉衣女子一度冲楼上骂脏话,其后 3 名女子回到餐桌旁摔酒瓶。对这种行为,民间有个定义," 发酒疯 "。也许平日里这几位女子不至于这么 " 彪悍 ",或者说,她们一时心有块垒需要 " 借酒浇愁 ",但即便如此,也应该敬畏法律,敬畏他人权利。喝了酒这么闹事、挑衅,是失德、违法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警车抵达现场,警方将 3 名女子带上警车过程中,其中一名女子还拍打了旁边的一位居民,引发众怒,这名女子被多位居民拍打至警车前部。这个细节足以说明不嫌事大、自找麻烦的一面。相信警方会在调查处理后,给出公正的处理。

公共场所噪音扰民问题,由来已久。例如广场舞舞者和居民频发争端,便很具代表性。现实中,由于一些市民缺乏自律意识,不尊重他人的 " 宁静权 ",在深夜肆意制造噪声,令人十分厌烦。而在遭到别人劝阻时,某些噪音制造者还不以为然,态度嚣张,遂埋下祸端。

公共场所不是谁家的 " 后花园 ",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在公共场所保持一份谦抑和体面,向他人展示应有的修养,很有必要。当然,在面对当事女子的噪音扰民问题时,一些市民也没有保持克制,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作为噪音扰民受害方,本可居于法理上风,但冲动之下,却令 " 受害 " 角色变得模糊。将心比心,心情可以理解,但 " 小不忍则乱大谋 "。

大家生存在同一个城市,无冤无仇,互敬互谅才是硬道理。但社会语境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某些人的 " 自觉 " 终究是靠不住的。此事折射出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难点与痛点。在社区领域发生管理难题时,需要有关部门、社区更细致、更主动进行研判,找到遏制之策。毕竟,呵护一方百姓安宁心愿,不能只靠市民与市民 " 博弈 "。

贰拾柒号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宁静 张宇 警车 重庆 代表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