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泰安调查队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泰安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1.4%,低于全省 0.3 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上涨 15.2%,上涨幅度最大,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价格上涨 2.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上涨 0.2%。
从 CPI 总体运行情况来看,各月环比小幅波动。1 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CPI 环比上涨 0.3%;2 至 6 月份,春节因素逐渐消退,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各月涨跌幅均未超出 0.3%;7 月份,高温多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行,加之猪肉价格较快上涨,CPI 上涨 0.8%;8 月份,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CPI 仅上涨 0.1%;9 月份,节日需求增加上拉食品价格,CPI 上涨 0.3%。
从同比来看,各月同比波动上行。1、2 月份,由于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低,CPI 同比分别上涨 0.6% 和 0.5%;3 至 5 月份,多地疫情散发,CPI 涨幅扩大;6 至 9 月份,受高温多雨天气、猪肉价格涨势加快等因素影响,CPI 涨幅进一步扩大。
具体到类别,八大类商品价格以涨为主。前三季度,汽柴油价格高位运行,拉动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上涨 5.3%;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及服务、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下降 0.1%。
纵观主要分类价格运行特点,前三季度,食品价格涨幅扩大,非食品价格温和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1.0%,影响 CPI 上涨约 0.2 个百分点。食品中,种植成本增加推动鲜果价格上涨 10.8%;疫情及异常天气带动鲜菜价格上涨 4.6%;国际粮价波动带动粮食价格上涨 6.0%;蛋鸡存栏偏低加之饲料成本上升,影响鸡蛋价格上涨 6.9%;随着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加之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猪肉价格逐步上行,7 月份起同比价格由下降转为上涨,但由于前期降幅较大,前三季度猪肉价格仍下降 16.5%,影响 CPI 下降约 0.3 个百分点,是下拉 CPI 涨幅的主要因素。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泰安调查队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持续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努力稳定粮食生产及生猪产能,强化蔬菜产销衔接,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加大生活必需品储备和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波动。9 月份以来,我市多批次投放储备冻猪肉,防止猪肉价格过快上涨。保供稳价政策对稳定 CPI 起到积极作用。
但受国际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及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并通过进口、市场预期等带动国内粮食和能源价格上行,影响 CPI 食品、工业消费品等分类价格上涨。此外,疫情及异常天气也造成 CPI 短期波动。3 月份,受疫情多地散发影响,鲜菜价格同比上涨 15.4%。7 月份,泰安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天气,农业生产、运输受到影响,鲜菜价格同比上涨 14.9%,影响当月 CPI 上涨约 0.3 个百分点。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编辑 孙青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