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磊
驻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工作队队员兼驻放坡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
" 不言苦劳要功劳,只要对群众利益有利,再苦再难也要上。"
2022 年 9 月,放坡村集体经济进账 16.36 万余元,实现了销售业务 " 零的突破 ",干部和群众无不喜上眉梢。从注册食品销售经营许可证,到收到第一笔货款,冯磊带领村集体经历了重重压力和挑战。
在放坡村担任第一书记,冯磊始终记得一位七旬老支书的重托:要通过改善村居环境、培育村集体经营能力等方式,增强 " 造血能力 ",实现乡村振兴。
主动报名投入乡村振兴
2021 年 7 月 6 日,冯磊刚结束一个月的疫情防控专班工作,就作为广州市第一批驻镇帮镇扶村队员进驻徐闻县角尾乡。" 国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用人之际,我想趁着自己尚未成家,青春奋斗正当其时,就报名参加了,也想到一线锻炼自己。" 冯磊说。
他担任放坡村第一书记,基层治理任务繁重。今年 7 月,放坡村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一位头戴草帽、身穿志愿者马甲的老同志引起了冯磊的注意,他就是放坡村坚持退而不休的村支书林望师,今年 71 岁高龄的他已有 40 年的党龄。不管怎么劝他保重身体回家休息,他都坚持帮忙搭把手,老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冯磊,他更加坚定了信心:" 一定要挑好重担,把放坡村建设好,真正发展起来。"
" 近年来放坡村民宿产业渐渐旺了起来,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但是村集体经济却没有起色,你要想想办法把集体经济搞起来。"71 岁退休老书记的话深深地扎进了冯磊的心里。
■冯磊(中)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踏勘研究放坡村渔人休憩点设计方案。
带动村集体自主经营破 " 零 "
发展集体经济谈何容易?放坡村是个不足 2500 人的小渔村,土地资源匮乏,算上盐碱地和林地,每人还分不到三分地,村集体的土地也是少得可怜,依靠出租土地的办法行不通,集体物业也仅有一个民宿项目,由于其紧邻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环境差,难以吸引游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冯磊所在的派出单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积极协调发动员工捐助 " 广东省扶贫济困日 " 慈善资金 40 万元,用于打造放坡村渔人休憩点,种植树木,设置非硬底化的花架、砖路、石桌、石凳等便民设施,通过改善民宿周边环境,提升集体民宿竞争力,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之前我们单位还拨付对口帮扶专项资金 50 万元,这是第二笔。" 冯磊说。
光有民宿还不够,冯磊意识到,要让村集体经济真正活起来,还得再提升 " 造血能力 "。冯磊和驻角尾乡工作队决定从放坡旅游服务中心入手,帮助其提升经营能力。一方面,冯磊引导村集体加快注册食品销售经营许可证,引入徐闻的农特产品进行售卖。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南沙区帮扶单位工会等部门和社会力量,采购该中心的鱼干、瑶柱等农产品 16.36 万余元,这次消费帮扶不但惠及村民千余人,带动村集体增收,而且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自主经营 " 零的突破 "。
工作之余,冯磊最牵挂的就是千里之外在郑州生活的双亲。身为家中独子,从读研开始就远离家乡,受疫情和工作繁忙的影响,他已经两年没回家乡了。" 父母对我的工作很支持,为了不让我分心,生病住院都会瞒着我,等出院了才和我说,如今他们已过古稀之年,不能把他们接到身边照顾,心里挺不是滋味。" 冯磊说。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