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现的仅有的两枚八大山人朱耷印章实物、海昏侯刘贺墓首批文保修复的精美漆木器、疑似越王勾践后人墓出土的有铭文兵器 ……16 日,一批珍贵文物在江西南昌首次展出。
" 赣地宝藏 2022 ——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暨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 " 当日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展。展览的一大特色是文物考古成果首度荟萃,省内 32 家文博单位联合展出 200 余件(套)展品。
年代:清
小小方印,出土自奉新县耕香庵遗址,见证了多少诗情画意。八大山人一生用印上百枚,目前已发现的印章实物仅有这两枚—— " 雪衲 " 和 " 傳綮 " 的发现,填补了历史空白。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末清初画家,他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 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 " 之一。
年代:西汉
快看,龙纹漆盘底部的圆形勾边,像不像数学老师笔下的圆?
它出土自南昌海昏侯刘贺墓,三龙昂首望向圆心用云纹进行衔接,构图简约而不简单,彰显了西汉漆器的独特审美意蕴。
西汉是中国漆工艺史上的黄金时代,刘贺墓出土了约 3000 件漆木器,数量为已知汉墓之最,目前仅修复了百余件,更多精美漆器值得你期待。
年代:战国
盉(hé),古代酒器,圆腹罐型,前有兽首嘴,下设三足,出土自樟树国字山战国墓。
据专家推测,墓主很可能是越王勾践的后人。
年代:战国
" 玉龙 "" 玉凤 "CP 上线!
它们出土自樟树国字山战国墓主棺内,通体洁白,质地上乘,体现了墓主的尊贵身份。看到它们,令我们很是期待,这对 " 龙凤呈祥 " 背后的故事。
年代:战国
三足圆鼎,耳细足小,出土自樟树国字山战国墓,在青铜礼器大家族中,青铜列鼎承担了祭祀和旌功记绩的 " 任务 ",贵族们用鼎的数量和他们的身份地位有关哦。
年代:东汉
这是书房里的小宝贝儿——砚滴,是与砚台配合使用,以供研墨时滴水的器物,出土自南昌象南中心古墓,如此巧思和雅致,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的精致生活。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一笔一画,神形兼备,是大匠巧技,更是我华夏神韵。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