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秋时节开始,鸟类进入了迁徙高峰。吉林省也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候鸟。最近一段时间,在伊通河畔散步的市民,常常会偶遇成群的红嘴鸥。它们飞翔的身影为伊通河带来了初冬的生气,鸥群恋恋不舍这里的好风景。


在长春市南三环路和南四环路之间的河段,此时红嘴鸥的数量仍有不少。红嘴鸥俗称 " 水鸽子 ",体形和毛色都与鸽子相似,嘴和脚呈红色,尾羽黑色,它们生活范围广泛,每年秋季会沿着中俄蒙边境南迁,到中国昆明等地过冬。在红嘴鸥迁徙的路上,吉林省成为了一处十分理想的落脚点。




红嘴鸥在伊通河水面上,时而悠闲飞翔,时而在水中觅食。现在的气温不算低,水面仍没有封冻,肥美的小鱼儿,成为红嘴鸥旅途中的美味。


据了解,随着近些年伊通河综合治理的成果愈发明显,河段的生态系统也呈现良好态势,河里的鱼类增多,为候鸟的栖息提供了饮食供给条件。


每年,伊通河岸边都会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举着 " 长枪短炮 " 拍摄鸟类,这些拍鸟的摄影爱好者在圈内被称为 " 打鸟人 ",以退休的人居多。今年 65 岁的李先生,刚退休时用一台老旧的单反相机开始了他的 " 打鸟 " 生涯," ‘打鸟’容易上瘾啊!拍到好片子,能兴奋得半宿睡不着觉。" 退休 5 年来,他购置了一些新设备,拍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李先生告诉记者:" 每年从春天开始,一直到入冬,我经常到伊通河来‘打鸟’,现在伊通河的环境跟三四十年前比起来,简直是‘判若两河’,环境治理得好,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些‘打鸟’人不只喜欢拍,还自发地保护鸟类,远远地、安安静静地拍摄,绝对不打扰这些小家伙。"

来源:彩练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