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由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发展而来的常州新能源独角兽蜂巢能源,科创板 IPO 申请日前正式获上交所受理。继中创新航登陆港股后,常州新能源板块又将斩获一单超级 IPO。根据招股书,蜂巢能源拟募资 150 亿元,用于在多地扩产及新产品研发等。不过,蜂巢能源目前尚未盈利,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其累计合并未弥补亏损额达到 15.97 亿元。
△蜂巢能源近年业绩,记者制图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估值超 600 亿,碧桂园、小鹏持股
蜂巢能源为专业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系统,并可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动力电池及储能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常州,已在常州、保定、泰州、南京、马鞍山 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在无锡、保定、上海、深圳等地建立研发中心。
资料显示,蜂巢能源前身为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自 2012 年起就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2018 年 2 月,长城汽车出资设立蜂巢有限。当年 10 月,长城汽车董事会通过议案,以 7.9 亿元总价,将蜂巢有限 100% 股权转让给长城控股子公司保定瑞茂,蜂巢有限成为长城汽车的 " 兄弟公司 "。当年年底,长城汽车又向蜂巢有限转让了专利、非专利技术资产及部分资产,转让价格分别为人民币 1.64 亿元及 4770 万元。两次交易金额合计约 10 亿元,与长城汽车设立蜂巢有限时的出资基本相当。2021 年 11 月,蜂巢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招股书显示,目前保定瑞茂直接持有蜂巢能源 39.4% 的股份,拥有 76.47% 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保定瑞茂的大股东长城控股还直接持有蜂巢能源 0.87% 的股份。魏建军通过保定瑞茂、长城控股合计控制公司 40.26% 股权,合计控制 76.81% 的表决权,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蜂巢能源从 " 独立 " 到启动上市,正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各路资本趋之若鹜。企查查信息显示,蜂巢能源从 2020 年 4 月至今,共经历 6 轮融资。除 2022 年 10 月最新一轮战略融资未披露金额外,前 5 轮合计融资金额就超过 210 亿元,投资方更是大牌云集。今年 1 月,上市公司海亮股份披露的公告显示,其参投的基金杭州涵智以 3.22 亿元增资蜂巢能源,占股 0.7%。以此计算,蜂巢能源当时估值已达到 460 亿元。
招股书显示,从 2019 年 6 月以来,蜂巢能源经历两轮股权转让和七次增资。上市前的股东榜上包括数十家机构,其中,国投招商旗下的先进制造基金、京津冀基金分别持股 6.01%、4.81%,为最大的机构股东。碧桂园创投 4.49%,中银基金持股 2.6%,上市公司三一重工持股 0.6%,小鹏汽车也持股 0.41%。
蜂巢能源本次拟在科创板发行不超过 10.81 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占发行后总股本 10% 到 25%。拟募资 150 亿元,用于常州、湖州、遂宁三地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以及无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三元高能量密度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 二代 " 无钴正极材料、无钴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 短刀 " 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新型电池开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以最新募资金额计算,其估值已达到 600 亿元以上。
尚未盈利,高度依赖长城汽车
今年 10 月 6 日,中创新航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募资约 101 亿港元。如果蜂巢能源得以顺利上市,将是江苏常州斩获的又一单新能源超级 IPO。此前,常州提出打造 " 新能源之都 ",到 2025 年,产业集群达到万亿规模。在动力电池领域,常州出货量全国第一,年产值占全国份额的三分之一,江苏省的三分之二,正稳步成为 " 全球动力电池中心 "。常州发改委透露的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分别达 74.8GWh 和 65.1GWh,完成规上产值 1075.1 亿元,同比增长 124.85%。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 SNE Research 发布的今年 7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分别位列全球第六名和第十名。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蜂巢能源 2021 年度及 2022 年 1-6 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国内排名第六。
不过,目前蜂巢能源仍未实现盈利。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 2019 年到 2021 年,以及 2022 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 9.29 亿元、17.36 亿元、44.74 亿元、37.38 亿元,2019 年至 2021 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28.36%。不过,上述报告期内,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 3.26 亿元、7.01 亿元、11.54 亿元、8.97 亿元。截至今年 6 月末,蜂巢能源母公司及合并口径累计未弥补亏损分别为 6.28 亿元和 15.97 亿元。公司表示,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是由于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产能爬坡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增长等因素造成。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达到 3.75 亿元、3.8 亿元、7.24 亿元、5.72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 出身 " 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尽管股权已然独立,但业务上对于长城汽车仍然高度依赖。报告期内,公司向长城汽车等关联方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金额分别为 9.24 亿元、16.69 亿元、37.01 亿及 19.95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4%、96.09%、82.73% 及 53.39%。对此公司表示,已积极并持续开拓非关联方客户,并已与市场多家主流整车厂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