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1-21
第十四届南京青年学术年会开幕,两位院士作主题特邀报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文 / 摄)11 月 21 日下午,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南京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举办的 " 第十四届南京青年学术年会 " 在南京科技馆开幕。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加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汉杰分别以《现代混凝土研究与重大工程应用》和《生物技术与未来制造》为主题作特邀报告。

△开幕式现场

△特邀报告会

刘加平长期致力于 " 收缩裂缝控制 "" 超高性能化 " 两个核心领域的深入研究,结合混凝土结构和施工因素,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理论体系,发明了系列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创建了减缩抗裂、力学性能提升和流变性能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群。他和团队的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太湖隧道等 110 余项重大工程。

△刘加平院士作主题报告

" 混凝土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的土木工程材料,是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力学性能和极佳的耐久性能,已经成为国际建设领域最具创新活力的工程材料之一。" 报告中,刘加平讲述了现代混凝土技术在流变性能调控、收缩裂缝控制、超高力学性能和高耐久性能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如何实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规模化工程应用,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

△应汉杰院士作主题报告

应汉杰长期从事生物与制药工程领域的研究。他依据细胞的特性和仿生的原理,发明了能量调控和细胞集群调控等系列创新技术,解决了果糖 -1、6- 二磷酸等医药化学品、生物乙醇等生物基化学品、虫草素等天然有效成分以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产品生物合成效率低、生物催化剂难以长期使用和连续化生产难以实现等问题,推动了生物发酵过程从间歇式向连续化生产的转变,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我常常告诫我的学生,有空的时候要多看看科学家传记,学习科学思维、方法与精神;做有价值和兴趣的研究,顺势前沿和国家需求;选一个好导师或者领路人,能够开拓眼界和研究方向 ……" 应汉杰先是用自身经历勉励在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做一个简单纯粹能静下心来的人、做一个有梦想和志气的君子、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价值的人。" 随后,他从生物制造的关键技术进展与其在化学品、医药、营养健康品、材料、农业、饲养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作为主线,以实际案例探讨了生物制造对传统物质合成方式、制造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效应。

(编辑 高淼)

相关标签

催化剂 院士 生物 南京 中国工程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