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了解到,我市积极推行抗震设防参数自动化获取工作,进一步推动建设工程审批领域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推动抗震设防要求事中事后监管向动态实时监管转变。截至目前,已有 240 多项建设项目自动获取抗震设防参数。
据了解,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应急局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行抗震设防参数自动化获取工作的实施方案》于近期经山东省地震局批复试点实施,成为全省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的先行样板。
方案结合 " 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定 " 办事特点,采取 " 主动提醒,超前服务 "" 科学分类,精准定级 "" 优化系统,自动生成 "" 部门协同,强化监督 " 等有力措施, 以数据共享应用为依托,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有关抗震设防参数嵌入工程审批管理系统,实现抗震设防参数主动推送、免审即享,自动化精确获取。
方案中指出,根据全市工程审批管理系统运行情况,将抗震设防要求嵌入工程建设项目 " 智慧管家 ",在项目单位拿地第一时间,主动推送、告知其抗震设防事项,并结合 App 小程序,在掌上端研发在线查询、在线生成抗震参数等功能。
方案明确,根据建设项目不同性质和用途进行科学分类,将一般建设项目,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类人员密集类场所建设项目,依据法律法规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项目,分别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高抗震等级、发放地震安全性评价通知书等方式实现抗震设防工作精准定级。同时,开发自动化程序,将抗震设防参数纳入高频事项核查,在建设项目申报页及前期事项如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等阶段,对项目通过系统自动化予以核查并自动生成参数告知单,通过纸质载体、电子化载体等多途径向项目单位发放。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泰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参数实现自动化获取大幅压减了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的安全性,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切身利益,是我市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重塑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记者 : 王玉
编辑 : 侯金铭
审核 :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