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元宇宙 " 体验空间、3D 裸眼全息影像、AR 艺术作品 ……11 月 24 日,2022 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简称 " 融交会 ")在线上 " 元宇宙 " 空间和线下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同时开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届融交会围绕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聚焦 " 元宇宙 " 等行业热点,通过展会贡献解决方案,让融交会进一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引领性平台。
△元宇宙展厅
" 元宇宙 " 体验空间、AR 合影打卡 ...... 线上线下沉浸式逛展
本届融交会汇聚线上线下各类参展主体共 675 家,聚焦文化数字化战略,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线上线下 " 双线 " 融合。展会现场设置了文化数字化综合展区、" 文化元宇宙 " 数字体验新场景展区,以及展示头部标杆示范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展区等板块。
△元宇宙展厅
11 月 24 日,开幕当天,线下展区吸引了不少企业、观众前来打卡。依托数字技术服务,展会也在线上打造了 " 元宇宙 " 体验空间,实现 360 度线上看展。在 " 元宇宙 " 展厅入口,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线上 " 元宇宙 " 空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选择虚拟人物形象,然后便可以实现线上沉浸式 " 云逛展 "。VS · work 元宇宙引擎公司项目部经理袁女士介绍,进入 " 元宇宙 " 体验空间后,就像现实中正常逛展一样,走到相应展区可以获取企业介绍、主打产品、联系⽅式等 , 还可以与附近的人聊天、交流等。" 公司专注于 XR 远程多人协同平台开发与创新,为客户提供元宇宙基础设施,目前主要应用于沉浸式远程会议、教育、培训、线上展会等众多领域,可让人人迅速进入虚拟空间,‘面对面’交流、协同、互动。"
用普通摄像头完成面部动作捕捉、像做 PPT 一样制作 AR 内容 ...... 在 " 文化元宇宙 " 数字体验新场景展区,观众可以看到元宇宙趋势下的先进技术,了解到行业领先的轻量化数字孪生引擎、全息投影、虚拟仿真模拟平台、元宇宙 " 数字人 " 以及可应用于多场景的元宇宙直播方案。
△ AR 艺术画作
" 这个好有趣,快帮我拍一张和小猴子的互动照片!" 在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展区,可以互动的 " 元宇宙 "AR 艺术画作吸引了不少观众拍照打卡。手机下载 " 视网么 AR" 应用软件后,扫描画作旁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在绿色的藤蔓上荡来荡去,观众还可以与小猴子有趣互动,拍照捕捉精彩瞬间。《平行生长—— AR 概念艺术展》策展人季源介绍,展览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运用粒子特效、虚拟雕塑、动画、音乐、游戏等形式的作品,带领观众体验增强现实 " 元宇宙世界 "。当天,作为本届融交会的分会场之一,南京建邺区 24 小时美术馆最新展览《平行生长—— AR 概念艺术展》同步开展,呈现一场科技与艺术的碰撞,让观众用一部手机穿越 " 元宇宙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展区
" 数字中国 · ⼤运河⽂化数字资源库 " 是国内⾸个 " 运河 " 主题的新型数据库。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展区,记者了解到," 数字中国 · ⼤运河⽂化数字资源库 " 涵盖运河历史⽂献、研究著述、新闻资讯、专业论⽂、地图、图⽚、遗产管理监测数据、⾳频、视频等各类资源,通过构建基于知识图谱架构的新型基础数据库,建设知识信息服务专业⽹站,开发基于物联⽹和移动终端的应⽤场景等⽅式,以数字化表达与活化利⽤实现⼤运河⽂化的知识信息和⽂旅融合服务。
大咖云聚 " 元宇宙大厅 ",共话文化和科技融合新未来
本届融交会还包含了多场行业论坛活动,全面升级打造了 " 元宇宙大厅 ",不能到现场的嘉宾可云端讲演,观众也可以云端入会。11 月 24 日下午,由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组委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文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2 第五届文化和科技融合热点和趋势论坛举办。北京作为此次论坛分会场,也同步进行实时连线直播,共话文化和科技融合新未来。
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代表、行业大咖,围绕文化科技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新观念、新应用,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闪耀现实副总裁呼显龙在线上发表主题为 "AR 技术赋能文旅元宇宙新场景新模式 " 的演讲,他表示,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可以与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数字医疗等多个领域相结合,未来可期。
在报告发布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发布并解读了《中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立足于建设 " 文化强国 " 和 " 科技强国 " 的关键时期,从路径变迁、场景拓展、政策演进、动能转换、需求迁移等五方面回顾过去十年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中国式演进,并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的文化科技融合十大焦点,即要素流通、技术路线、算力分配、创作主体、生产工具、关键装备、资源活化、重点产业、理念跨界、融合愿景,从多角度研判文化科技融合的新热点、新动向、新趋势。
此外,在圆桌对话环节,业内专家、大咖,针对文化科技发展现状、产业情况及企业文化科技成果案例进行分享,现场探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趋势。
据悉,从 2018 年到 2021 年,文化科技融交会已成功举办四届,累计有 37 个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100 余家市场主体参展;吸引 185 家投融资机构、220 个商协会、163 家文旅集团景区、2 万余位专业观众参观展会和参与论坛等活动;促成现场项目签约金额超 761 亿,全网阅读量达 8.4 亿。
现代快报 + 记者 杜雪迎 王新月 / 文 顾炜 / 摄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