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戴上定位项圈,从运输箱中一跃而起,消失在茫茫森林中 ……11 月 24 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将救助的七只獐子放归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未来还将对它们进行 GPS 追踪,从而探索獐野外种群恢复的新途径。
△獐子野放
戴上定位项圈,獐子们一跃而起奔回森林
在放归出发前,工作人员对每只獐子个体进行了称重、采血、安装 GPS 定位器及个体信息记录等工作。专业操作后,工作人员将獐转运进 " 运输箱 "。这款运输箱是专业人员特别为獐量身定制的,依据獐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箱底松软,箱体透气,箱顶防撞,可以减少獐的应激反应。
△运输箱
到达放归地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后,工作人员一个个打开运输箱,七只獐子陆续跃起,奔向了它们熟悉的自然环境。它们戴着的定位项圈,可以让工作人员追踪到它们在野外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节律,对下一步獐子野放工作以及未来的保护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獐是小型鹿科,在我国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东亚地区特有物种。据了解,今年 10 月 13 日,红山森林动物园也曾放归七只雄性獐,其中 3 只佩戴 GPS 项圈,从返回的数据可见,野外放归的獐子均已成活,每只每日活动范围为 0.09 平方千米左右,常在有水的地方活动。
为獐子找新家,动物园做了大量野外调研
这次野放的七只獐子,都是红山森林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救助的。在野放前,园方对它们进行了野化训练,让它们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此外,为它们找一个适合生存的新家,园方做了大量的野外调研。
△佩戴定位项圈
据了解,獐是公认的湿地哺乳动物。因人类的开发利用,目前江苏地区适合獐生存的湿地生境已经非常有限。" 通过近年的科学考察,发现南京周边丘陵尚有獐自然分布,如在南京紫金山、老山等丘陵地带都有獐的稳定种群。这些都证明了獐可以在丘陵生境中稳定存活,提示我们獐种群复壮的途径,除了在湿地进行野放外,也许在丘陵生境野放会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红山森林动物园副园长李梅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通过布设红外相机进行野外监测,他们进行了宝华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这里具备獐生存所需的资源,如水、可食用的植物,而且没有天敌,没有过多的人员干扰。同时,该公园地处宁镇山脉,是典型的长江中下流域丘陵地带,区域内大范围的原始森林、次生林、湿地等生境可以为獐子提供很好的栖息环境," 仅依靠湿地系统还不足以复壮江苏獐种群的野外数量,在宝华国家森林公园放归獐子,对我国这一物种的保护是一种创新方式,希望这次探索能提供一个新的保护思路。"
(红山森林动物园供图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