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1-25
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前夕,“记住历史 守护和平”的心愿从南京发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11 月 25 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马庭宝、阮定东,首批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 夏天行、李真铭、常小梅在南京集体发声,讲述历史,祈愿和平。截至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 55 位,平均年龄超过 92 岁。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失去亲人和家,他们忍痛讲述 1937 记忆

1937 年 12 月,日军侵犯南京城。艾义英时年 9 岁,家住南京江宁许巷村。家里有最疼爱她的爸爸艾仁银、妈妈艾曹氏,还有弟弟、妹妹。妈妈挺着大肚子即将临产。原本平静的生活在一天之间被打破。她的爸爸、两个叔叔、一个堂哥,还有姑爹父子共计 6 人被侵华日军杀害。艾家剩下的都是女眷,被迫成了满门 " 艾家寡妇 "。她说:" 后来妈妈带着家人去了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就用竹子搭了棚子,过日子。" 时隔 85 年,94 岁的艾义英回忆往事时,依旧红了眼眶。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宝

" 妈妈为了保护我,只能把头发剪得不像样子,把黑灰抹到脸上,这样日本人就不找她了。" 关于这段历史的记忆,86 岁的马庭宝多是听家人转述的,他的父亲、大姑父、二姑父都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 从小没有享受到父爱,日子过得很苦。"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

阮定东出生在 1937 年,这段历史的记忆他几乎没有,都是从家人口中知道的。" 是爷爷用生命保护了我。" 阮定东告诉记者,1937 年冬,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城,爷爷抱着他逃难。途中,爷爷被侵华日军刺伤大腿、腹部,鲜血直流。不久后,爷爷就去世了。阮定东说,这段经历,他一辈子刻骨铭心。

带全家四代共 22 人参与家祭,多次到南京燕子矶江边重走逃难之路,派孙子阮杰出席和平集会 …… 已是耄耋之年的阮定东并未停下脚步,他还在等待着日本承认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用口述的力量,把记忆的种子一代代传承下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逐渐老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后代,接过接力棒,继续讲述历史,守护真相。今年,首批 13 名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 持证上岗,肩负起传播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责任。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常小梅

" 父亲一直是包裹内心的状态,不愿揭开这个伤疤,当看到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时,他便要站出来证实,从此走上了讲述的路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常小梅是常志强的小女儿,在陪伴父亲讲述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父亲梦魇般痛苦的童年回忆,触碰到他曾经紧紧封闭着的内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上,有座雕塑引人注目,婴儿趴在死去的母亲身上吮吸最后一滴奶,坐在旁边的男孩嚎啕大哭 …… 这座名为《最后一滴奶》的雕塑,是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

" 记忆的种子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如今,常小梅也握住了接力棒,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她写作并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这也是首部记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生活史的作品。" 我希望人们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痛苦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李真铭

67 岁的李真铭也在今年成为历史记忆传承人," 我的父亲李高山是南京保卫战的一名抗战老兵,也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之一。"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守护挹江门的官兵进行了惨无人道的集体大屠杀,李高山死里逃生后,将自己的经历作为证言向世人讲述。父亲去世后,李真铭也加入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将这段历史继续讲述下去。李真铭说,讲述历史并不是要增加人们的仇恨,而是提醒人们不能忘却历史,更加珍视和平。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天行

今年 3 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上,王素明的照片变暗了。" 南京大屠杀不仅是我们的家族记忆,也是全世界都应该知道的历史真相。"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的女婿夏天行,作为历史记忆传承人,他经常在外国朋友的聚会上,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千万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这段历史。"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梦云 史童歌 / 文 刘畅 / 摄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南京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和平 侵华日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