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 月 24 日凌晨 3 时 05 分,家住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的钟女士和她的三个子女顺利平安转运。得知这一消息,负责海珠区康乐村第五网格防疫工作的爱心便民组组员都长舒一口气。
11 月 23 日下午 7 时,来自黄埔区的爱心便民组信息员罗凯亮接到钟女士打来的求助电话。11 岁的二女儿和 9 岁的小儿子接连突发病情,十分危险。关键时刻,爱心便民组组员第一时间与钟女士取得联络,在有序、有效、准备充分的救援保障下,一家人平安度过了这一夜。
子女突发病情,三孩妈妈慌张求援
钟女士 9 岁的小儿子华仔患有川崎病且曾因心脏动脉瘤入院,从小体质较差。11 月 23 日下午,华仔突发高烧,情况十分危险。慌张之际,钟女士想到了之前和她联络过的罗凯亮,拨通了求助电话。
" 我一个女人要带三个小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生活需要,钟女士长期与丈夫分居两地。疫情期间,钟女士独自一人照顾三个体弱的小孩,十分不易。
电话里,罗凯亮安抚钟女士的情绪,让她先冷静下来不要慌张,再三叮嘱:" 我们已经拨打了 120,你千万保持电话畅通。"
罗凯亮将钟女士家的情况通过紧急医疗渠道上报给社区医疗保障点。当晚 8 时,救护车顺利抵达钟女士家楼下。其间,罗凯亮一直与钟女士保持电话连通,当听到医护人员说 " 小孩心率平稳,只是有些发烧,先退烧处理 ",他稍稍放下心。
晚上 10 点,罗凯亮回到大本营准备休息,手机铃声再次响起。电话那头,钟女士带着哭腔说,此前因发烧而服用退烧药的二女儿出现了过敏症状。罗凯亮马上电话联系医疗保障点开了脱敏药,并再次拨打 120。1 小时后,救护车到达钟女士家楼下。一边,医护人员上门救助,另一边,当晚值班的爱心便民组副组长严华到医疗保障点取到脱敏药,随后折返钟女士家送药上门。
24 日凌晨 1 点半,罗凯亮接到广州市转运中心通知,紧急安排钟女士一家转运至医院治疗。他立即协调网格内工作人员畅通转运通道,等待负责转运人员与自己联络。凌晨 2 时 40 分,转运人员顺利接到钟女士一家。凌晨 3 时 05 分,钟女士带着三位子女搭上转运车,前往医院隔离救治。车辆驶出村子,夜终于静了下来。
爱心便民组 " 跟到底 ",为重点人群提供保障
罗凯亮今年 28 岁,身为 "90 后 " 的他遇事沉着冷静,对处理求助信息的业务流程非常熟练,在同组信息员中担当 " 大哥 " 角色。
11 月 21 日,钟女士因 16 岁的大女儿连日发烧,向爱心便民组求助,当时罗凯亮是负责跟进的组员。得知钟女士家中情况后,罗凯亮详细告知应急问诊买药的渠道,并反复确认其家中的生活物资储备情况,仔细交待爱心便民组的派送小队送去退烧药。
" 如果有紧急情况随时联系我,我会跟到底的。" 罗凯亮对钟女士说。按照规定程序,罗凯亮指导钟女士填写申请,等待转运。未料想 23 日夜晚突发状况,好在状况顺利化解,钟女士一家平安转运。
爱心便民组的 81 名组员来自黄埔区的机关单位、国企,分为信息收集、爱心驿站、物资派送几个分队。自包干康乐村第五网格防疫以来,爱心便民组全面摸排补全重点人员底册。
像罗凯亮这样的信息员,爱心便民组里有 15 人,他们每天都要盯紧微信,实时留意居民发出的求助信息,做好沟通对接,把信息分门别类转交给组内不同的分队处理。截至 11 月 26 日晚,爱心便民组已解答群众诉求 2368 件,关爱特殊人群 283 人次,派送物品 809 份,派送药品 1290 份。
文图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孙旭东 范敏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