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1-29
神舟十五号飞天逐梦,6名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交接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现代快报讯 星河辽阔,再探苍穹。11 月 29 日 23 时 08 分 14 秒,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时隔 17 年再度飞天的费俊龙、" 替补 "24 年终圆飞天梦想的邓清明、12 年如一日艰辛训练换来首次太空之旅的张陆,开启了为期半年的太空生活。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同时在轨驻留 5-10 天,6 名航天员齐聚太空,共同完成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乘组的在轨轮换。

" 神十五 " 乘组低温出征

" 神箭 " 穿上专属棉服保暖

"5、4、3、2、1,点火!" 当晚 23 时 08 分,随着指挥员清晰洪亮的点火口令,长征二号 F 遥十五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托举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直奔苍穹。23 时 18 分,船箭成功分离,测控大厅响起热烈掌声。23 时 21 分,太阳能帆板展开,掌声再次响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与以往神舟飞船系列任务不同,此次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窗口期正值寒冬暗夜时分。11 月下旬,酒泉发射中心已经进入初冬。由于发射中心处于荒漠地带,昼夜温差大,夜间最低气温时刻逼近 -20 ℃,已接近火箭发射的最低温度条件,是我国载人发射任务有史以来环境温度最低的一次。

作为中国第一型载人火箭,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被誉为 " 神箭 "。据悉,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 F 火箭是新批次火箭,对比长征二号 F 遥十四运载火箭,共有 45 项技术状态变化,火箭可靠性和发射成功概率进一步提升,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 0.9895。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火箭内的元件能否正常运行。不过,这难不倒科研人员。发射塔架外面风雪交加,塔内却明亮温暖,火箭表面温度有将近 9 ℃,这样的温度也可以满足火箭内部元器件对于温度的需求。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部门工程师李鹏冲介绍,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场对塔架的空调进行了全面升级,配备了热泵、机组电加热和风管电加热系统。

为确保发射点火时,火箭性能在最佳状态,除了开空调送暖风,研制团队还给 " 长二 F" 穿上了专属棉服。此外,火箭系统也在重要部段采取了粘贴保温层的措施。在运载 " 神舟 " 飞船的长征火箭顶端有一个类似避雷针的尖塔状逃逸系统装置,它又叫 " 逃逸塔 ",被喻为航天员的 " 生命之塔 "。这次发射中,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在逃逸塔端还增加了 " 保温衣 ",相当于一个大的 " 羽绒服 "。

两个乘组首次"太空会师 "

空间站将实现首次两艘载人飞船停靠

还记得吗?17 年前,也就是 2005 年 10 月 12 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踏雪出征,乘坐神舟六号飞船飞向太空。这次飞天,费俊龙作为神舟六号的指令长,首次打破乘组规则 ( 二老带一新 ) ,再次作为指令长,带领两位 " 新人 " 踏寒出征。

此时,距离地球 400 公里外的中国 " 天宫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正翘首以待,迎接新的 " 太空出差三人组 "。他们特意换上了精心设计的服装,准备迎接队友。衣服上写着 " 老铁来了 "" 天上宫阙待君来 "" 欢迎进驻 "" 我们还会回来的 " 等字样,仪式感十足。

随着神舟十五号的到来,两批航天员齐聚,空间站也将迎来首次 6 名航天员在轨共同生活的历史时刻。今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进驻核心舱。当时,担任指令长的航天员陈冬表示,当神舟十五号乘组入驻空间站时,中国将会有 6 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共同生活,共同工作,那时候的空间站会非常热闹," 期待与神舟十五乘组会师太空 "。不到半年后,这一期待即将成真。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都将在轨飞行 6 个月,将首次实现乘组在轨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 6 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 5-10 天。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在轨驻留 6 个月。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明年 5 月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一周内完成在轨轮换任务,返回东风着陆场。

任务期间,两艘神舟载人飞船首次同时停靠空间站。神舟十五号停靠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舟十四号停靠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两艘飞船同时与空间站进行信息代传、通风换热、并网供电等。

" 三舱三船 " 总质量近百吨

中国空间站将形成目前最大构型

决胜之年,关键之战。今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看点不少。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将形成独特的 " 三舱三船 " 构型。三舱,即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船,即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这是中国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将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

而未来,我国空间站将在轨运营 10 年以上。并且预留了机、电、热等扩展接口 , 具备在现有三舱构型基础上,扩展对接 3 个新舱段,形成约 180 吨六舱组合体的扩展能力。

现代快报 + 记者 阿里亚 / 文 储希豪 刘畅 / 视频制作

相关标签

神舟 火箭 航天员 酒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