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老祖宗们雅玩清赏的好意趣,倒是在这个冬天让年轻人们咂摸出了些新滋味。
在遥远的摩洛哥拉巴特," 中国茶 " 入人类 " 非遗 ",传统文化迎来新的好消息;在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 围炉煮茶 " 的新风尚,也借着 " 新中式 " 的风在寒潮里火了一把。
好风又起,尚有些 " 煎熬 " 的中国茶企,这次能否乘风而上?
成都一茶馆内,坐满了 " 围炉煮茶 " 的顾客。岳依桐 摄
" 围炉煮茶 " 蹿红
传统茶文化的新风尚
北京时间 11 月 29 日晚,中国申报的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 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遗成功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指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此番申遗成功,对于进一步弘扬传播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自然大有裨益。
回看国内,年轻人们已经真正实践起来了。今年冬天,一种新的喝茶形式——围炉煮茶突然蹿红,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超过 16 亿次。此前喜欢在冬日喝咖啡、喝奶茶的年轻人们,转头就忙起了打卡煮茶。
一方火红的炭炉,三五要好的知己,围坐在沸腾的茶水边,烤茶、煮茶、品茗 …… 曾以为 60 岁以后才会干的事,这届 "95 后 " 提前爱上了。
但若是看这烤架上的东西,就又能看出些年轻人的味道。以古朴的茶具、精致的茶点为基础,年轻人安排上了烤橘子、烤柿子、烤红薯,还衍生出烤棉花糖、烤年糕、烤肉,甚至有向农家乐发展的趋势,有些农场的围炉煮茶还能预约柴火焖鸡。
首先在新一线城市火起来的围炉煮茶,大多在户外开展,山野林间、河湖两畔、农家小院 …… 与其说是一种新的社交活动,倒更像是夏天 " 露营风 " 的延续。
成都一茶馆内,正在 " 围炉煮茶 " 的年轻人。陈选斌 摄
年轻人愿为 " 氛围感品茶 "
花上多少钱?
"95 后 " 女生小廖,是个从小就对茶文化颇感兴趣的年轻人。今年之前,她对喝茶烤食物的印象还停留在烤银杏,却在这个冬天,切实体会到了 " 围炉煮茶 " 是怎么迭代成了 " 东北烧烤摊 "。
" 第一次和朋友去小店里围炉煮茶,我们烤的红薯只有两个熟度:夹生或是焦糊。但多尝试几次之后倒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乐趣,比如年糕看起来硬硬的,但是一不小心就会烤过劲儿;大柿子烤完后偏涩,要糖心柿子才更好吃。" 小廖说道。
相比于之前在家独自一人泡茶品茗,小廖认为,围炉煮茶的乐趣在于整体的氛围感。" 好朋友聚在一起,在舒适的环境里聊天喝茶,还要一起商量判断食物有没有熟,玩手机的时间少了,感觉也更亲近了,到底喝了个什么味道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 围炉煮茶是把整个场景进行了创新,这种形式具有话题感,以及社交的属性,非常匹配并满足新生代的核心需求。"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所有氛围感的馈赠,背后都已标好了价格。
记者翻看相关平台发现,围炉煮茶的人均价格集中在 20 元 -200 元不等,多以 2 人 200 元以下的套餐为主,但客单价也会随着配套食物的丰富程度、店面装修的 " 出片率 " 而大幅上涨。且因为围炉煮茶消费时间长、翻台率低的属性,很多商家在人数和消费时长方面也有所规定。
以成都这座 " 泡在茶汤里的城市 " 为例,超过 20000 家的各式茶馆中,提供围炉煮茶服务的约有上千家。有负责人介绍,目前自己正在经营的两家茶馆每天能接待 500 余名顾客,天天满员,排队是常事,客户群体逾八成都是年轻人。
" 前两年说到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打卡,大多是西式网红风。围炉煮茶更有新中式的味道,各种庭院风景、传统桌椅、汉服元素也非常有拍照的上镜仪式感,我觉得对于弘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也是种进步。" 小廖认为。
资料图:刚采摘下的安吉白茶。张卉 摄
传统茶企,
能 " 蹭上 " 年轻人饮茶风的热度吗?
从 " 秋天第一杯奶茶 "" 围炉煮茶 " 等重重热点的引爆,到新式茶饮、无糖茶饮料、混搭风味茶等新产品的热卖,让人们看到了茶叶这一传统产品吸引年轻一代新客户群的更大可能性。
新市场的欣欣向荣背后,也再度道出了 "A 股无茶企 " 的尴尬。
在从创业板撤回上市申请 4 个月后,八马茶业近日再次递交了招股书,转而冲击深圳主板。这已是八马茶业第三次冲击 IPO,其曾在 2015 年登陆新三板,但在 2018 年退市;后于 2021 年谋求创业板上市,但经过三轮问询后撤回申请,冲刺主板。
近两年来,筹谋上市已是中国茶企的普遍愿景。安溪铁观音、华祥苑、七彩云南等都曾冲击 IPO;澜沧古茶撤回了 A 股 IPO 申请,转为香港上市;中国茶叶在今年 2 月更新了招股书,正在等待下文。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9 年 -2021 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额分别为 2739.5 亿元、2888.84 亿元、3120 亿元。但这 3000 亿市场却非常分散,存在大量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及小型茶企。
茶叶的本质还是初级农产品,且行业集中度不高," 有品类、无品牌 " 是中国茶企还没能跨过的一道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耳熟能详的茶叶品种背后的事实是:我们日常购买茶叶时,大多想到的是哪一种茶叶,而不是哪一个茶叶品牌。
" 传统茶行业还没有进入一个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以及规模化的阶段,目前中国茶企整体运营并不规范,内部审计及原始材料等均需要不断调整,才能符合上市需求。" 朱丹蓬认为。
社交平台的热点不断更迭,新市场、新竞争、新玩法的茶饮赛道上,谁能否抓住这股东风?这也是热闹背后,摆在茶企面前的考题。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郭俊宇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