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2-03
广州开发区:以制造业招商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新快报讯 近日,来自黄埔的基因递送技术创新企业云舟生物获得第七届 " 创客中国 " 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一等奖。此前,云舟生物在广州开发区启动了 45000㎡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该区区属国企开投集团以 " 入股母公司 + 厂房代建后转让 " 的创新合作模式,推动项目快速投产。

作为广州市实体经济主战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今年前三季度签约引进 220 个项目,注册项目 278 个,注册项目协议投资总额约 1160 亿元,制造业占比近四成;前三季度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187%,占比近六成,高新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4.2 倍。

亮屏:百亿级项目助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2 新型显示十大城市及竞争力研究》,广州位列 "2022 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 " 之首。广州开发区可谓是广州新型显示产业 " 浓度 " 最高的地区,全区汇聚了乐金显示(LG Display)、TCL 华星等一批新型显示头部企业,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中游显示面板制造、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今年 9 月投产的 TCL 华星 t9 项目总投资 350 亿元,是国内首条主攻生产高端 IT 产品及专业显示的液晶面板高世代产线,预计达产产值 260 亿元。该项目是业内最快封顶、最快搬入、最快点亮、最快量产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从签约到工地打下第一根桩仅用了 21 天,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 18 个月。市区联动统筹推进用地手续、项目建设、市政配套等项目筹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项目建设打通了 " 绿色通道 ",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在 TCL 华星 T9 项目旁边,全球第三大摄像头模组生产企业立景创新全国总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该项目投资总额超 100 亿元,预计将在 2023 年建成投产,成为广州开发区平板显示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该区培育的另一家营收超百亿的企业视源电子,也在 2022 年初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新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预计达产产值 100 亿元,将主要用于工业 4.0 智能主控板卡生产、智能交互整机生产、机器视觉等业务。

强芯:新落地集成电路项目超 40 个

芯片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实现制造业 " 强筋壮骨 " 的关键举措。

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承载主体之一,位于广州开发区的粤芯一期项目 2021 年实现产值 13 亿元,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年底达产,两期预计达产产值 45 亿元,占广州市集成电路制造 80% 的产值。今年 8 月,粤芯瞄准工业及汽车模拟芯片,新建设总投资 162.5 亿元、月产能 4 万片的三期项目,这也是 2022 年广州市最大的新建产业项目。

" 广州开发区给予我们很好的信任审批,使原本需要按序列进行的审批流程可以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在办理各种安评、环评手续时,我们还可以同步进行场地建设,同步从国外采购相关设备,一点都不耽误工程的总体进度。" 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博士说。

粤芯半导体的量产,快速带动了半导体产业项目聚集。当前,广州开发区已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超 120 家,占全市比重超九成。今年以来,该区新洽谈落地集成电路项目超过 40 个,包括了慧智微射频芯片、巨风芯 IGBT 芯片等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类项目。

筑巢:工业 " 上楼 "+ 载体 " 上云 "

针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纳米科技等产业的特殊需要,广州开发区为企业量身定做产业空间,而建设摩天工厂、促进工业上楼则成为新的趋势。

以广州开发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根据企业所需高标准打造厂房,承载大量工业设备,首层及二层楼板承重达 1 吨 / 平方米,是普通厂房的 2 倍左右,可轻松承载生物医药的大型反应罐等设备。

产业园采用 " 厂房 + 写字楼 " 的复合设计,配备专用的运载工业设备的超大货梯。为了减少楼层之间的噪音,还在混凝土基层上喷了一层 3mm 厚的隔音涂料,与传统的隔音涂料(隔音砂浆、隔音棉)相比,材料用量少,有效节省楼层空间、减轻楼板承重,同时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当前,广州开发区正加快建设一批新型的工业载体和园区,如摩天工坊、生物安全港、纳米谷、南方美谷等园区,主要满足企业中试和规模生产需求,已有一批载体一边建设一边招商。

为了让企业找到最匹配、最心仪的载体空间,广州开发区还创新推出 " 产业载体超市 ",统筹全区 177 家重点载体、超 1000 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资源,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制造业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梳理生成载体信息数据库,形成载体 " 云平台 "。企业可通过 VR 实景、数字地图等多种方式,个性化选择载体参数,一键了解产业布局、一键匹配心仪载体。

文图: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周亚东 范敏玲

相关标签

广州 制造业 集成电路 tcl华星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