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2-07
健康 | 2022年华南国际胰腺精准诊治高峰论坛:胰腺癌诊疗有不少进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2 年华南国际胰腺精准诊治高峰论坛:胰腺癌诊疗有不少进展

新快报讯 2022 年 12 月 2 日至 3 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及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及华南胰腺微创联盟承办的 "2022 年华南国际胰腺精准诊治高峰论暨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年会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第二届换届大会 " 在广州顺利召开。本届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胰腺疾病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同时举办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急慢性胰腺炎的综合诊治探讨、胰腺微创手术技术、胰腺放化疗及个体化精准诊疗的前沿分享、肝胆胰手术视频大赛及学术辩论赛等活动。会议同期举行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获得国家卫健委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培训基地的授牌启动、广东省人民医院肝胆胰精准诊治中心成立仪式、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青年医师工作组成立大会及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换届大会等活动。

▲陈汝福教授继续担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主任委员。

论坛大咖云集," 线上 + 线下 " 相结合

大会开幕式由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教授主持,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教授、美国胰腺病学会主席李敏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吴一龙会长在线上进行了致辞和讲话。

本次会议由陈汝福教授主持,同时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院士、美国胰腺病学会主席李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虞先濬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梁力建教授、上海长海医院金钢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区金锐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殷晓煜教授等国内外顶级胰腺疾病大咖传道受业。会议采取 " 线上 + 线下 " 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下有来自省内外胰腺专业同道及专家 200 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线上同时观看达 2500 余人,访问达 1 万余人次。

会上,陈汝福教授结合自身 150 例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新的体会,比较了腹腔镜与机器人两种微创方式的异同,分享了两种手术方式的经验与技巧。各位省内外顶级专家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分享实践经验心得,与各位同道共探学术秘境、共攀学术高峰,为我省乃至我国肝胆胰发展增添新内容、新活力。

此次大会另设有 " 侠肝义胆,论道解胰 " 手术视频大赛和 " 争胰论道,乐享我术 " 学术前沿辩论大赛专场。在视频大赛及分组讨论会议结束后,随后由陈汝福教授主持举办了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学组)成立大会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换届大会,宣布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青年医师工作组正式成立,任命林青教授为组长,金浩生任新一届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主任委员。

本次会议同期举行了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一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 " 普外科基础技能提升培训基地授牌仪式。

胰腺癌疗效有所提高,得益于诊断和手术更精准

胰腺癌被称为 " 癌中之王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以前的 7-8/10 万,到现在超过 13/10 万。胰腺癌最可怕的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相等。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仅为 5%,远低于我国总体癌症生存率的 40.5%。预计到 2030 年,胰腺癌将成为致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陈汝福指出,胰腺癌从以前的 " 西方病 " 到现在也成为 " 东方病 " 了,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等都可能与生活方式、压力、饮食等相关,而这些我国和西方国家很接近了。

" 这些年的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比前 10 年要好了很多。" 陈汝福指出,这得益于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手术更精准。他称,人们对胰腺疾病的警惕性有所提高,早期发现症状后,如果进行针对性如肿瘤标记物等的检查,就能有助于胰腺癌的早发现。他介绍,胰腺中心建立了靶向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策略,2015 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慢性炎症反应是早期胰腺癌导致 3 型糖尿病(新发糖尿病)的机制,并成功转化首个正式进入临床的胰腺癌早诊试剂盒。" 一般人群发生胰腺癌的比例为 15/10 万,而新发糖尿病人群的发病风险在 3/100。" 因此,靶向新发糖尿病人群可将胰腺癌筛查效力提高 200 倍。

手术进步更为突出,一体化全程管理与国际接轨

手术方面的进步,一是切得更为干净,二是手术后并发症减少,让病人可以早期接受综合治疗。陈汝福称,综合治疗措施加强后,如今术后存活两年以上的病人很多,而 10 年前术后很少病人能活过两年。这得益于胰腺癌一体化全程管理,就是对早中晚期胰腺癌都有明确的治疗策略。" 我们中心以胰腺癌微创手术技术为特色,用在胰腺癌的治疗,包括微创手术、消融技术、术中放疗及术后的综合治疗等,基本与国际接轨。当然,目前胰腺癌与其他肿瘤乳腺癌、甲状腺癌的生存率差距还是比较大。"

▲陈汝福教授 - 从腹腔镜到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 150 例体会

2012 年,陈汝福团队创立了联合神经清扫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改善胰腺癌预后提供手术技术的突破口。在全国推广应用后,改变了胰腺癌根治手术的模式,写入了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和专著。陈汝福团队还率先提出 " 程序化流程化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手术流程,是全国第一个胰腺微创手术规范流程,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提供手术范式;创立多个腹腔镜胰腺外科重要技术,提高手术效果 ……

" 如今,早期小于 1cm 的胰腺癌,术后 5 年生存率可以超过 90%,尤其是早期发现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好的胰腺癌。" 陈汝福称,现在,术前通过影像学不但能看出有没有血管侵犯,还能清除看到有无血管变异和血管走形,术前就可以做比较精准的判断,避免了以往要切开才能看清楚的弊端。此外,术前还能判断病人的预后,会不会早期复发,哪些能切,哪些需要先做几个周期的化疗后再切。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做胰腺癌手术,用微创腔镜做,整个手术 3 小时内,出血 8 毫升左右,以前开刀手术要五六个小时,出血至少几百毫升。

部分地区治疗还需进一步规范

目前治疗也面临着很多困境,有些地方治疗不规范。一些地方治疗过分积极,一发现胰腺癌就马上用靶向药物;一些地方治疗过于消极,一发现就说放弃,不去治疗。这两种做法都不对。

陈汝福称,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正在探索精准的综合治疗,单一治疗手段是不行的,胰腺癌需要综合治疗。手术是最基本的,手术做得精、做得安全,才能为以后的治疗打下基础。但不能仅靠手术,手术前的精准评估、检测分型、营养的改善、术后的综合治疗等,都很重要。

一发现胰腺癌就盲目用药是不合理的。目前胰腺癌没有发现特异性的靶点来进行治疗。胰腺癌的药物发展与其他肿瘤相比发展比较缓慢,由于仅 5% 的病人有特异性的驱动基因,绝大部分病人没有相对应的靶向药物可用,多年来没有太具跨越性的药物诞生。" 我们也承担了 8-10 项的国内外临床研究,来对一些治疗策略,特别像靶向药物等及新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也牵头了一些临床研究。" 陈汝福称," 我们正在参与一项双靶点药物的临床研究,免疫治疗 + 靶向治疗,初步认为没有明显靶点胰腺癌用双靶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一些晚期原本不能做手术的病人通过双靶治疗可以可手术了。"

据了解,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在陈汝福教授带领下,长期致力于胰腺疾病临床的专业诊治,力求推行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流程化治疗,形成了以腹腔镜微创技术为特色优势,以胰腺肿瘤根治性手术为主的多学科诊治为重点的,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分期胰腺癌的个体化综合诊疗体系。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相关标签

胰腺癌 机器人 高峰论坛 院士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