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2 月 7 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我市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突出环境问题加快解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群众环境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聚焦污染防治攻坚为民,让碧水蓝天净土更多。我市在 " 十三五 " 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的基础上,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 — 10 月,全市臭氧浓度同比改善 5.2%,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提高 6.9 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指数同比改善 15.36%,改善幅度均位居全省第一位;土壤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安全稳定。在蓝天保卫战方面,我市更加注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入开展夏秋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秋冬季大气污染 " 百日攻坚 " 等攻坚行动,对全市 327 家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进行生产调控。在碧水保卫战方面,更加注重流域联防联控,协调济南、济宁、聊城等市签订了 16 个重点河流断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对全市 3578 个排污(水)口进行溯源整治,新增完成 632 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成功争创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在净土保卫战方面,更加注重全链条闭环管理,更新发布 61 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完成 110 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 100%。积极创建 " 无废城市 ",深入开展黄河流域 " 清废行动 ",遥感梳理疑似问题点位全部完成核查整改。
聚焦生态环境安全护民,让群众安全感更强。我市坚持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围绕重点行业领域排查环境隐患。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依托泰山玻纤建立泰安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 7 大类物资和药剂;全市 1700 余家企事业单位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对大汶河、麻塔河等河段开展 " 一河一策一图 " 预案编制。全面提升环境监控水平,建成泰安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成泰安市企业用电量监控系统,1397 家企业完成安装联网。目前,我市生态环境智慧化监管系统基本实现环境状况综合研判、环境污染问题追因溯源、环境风险预测预警等多模块协同管理。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便民,让群众、企业办事更顺。我市优化环保审批服务,制定实施《市生态环境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十条措施》,持续简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今年,对全市 40 家拟上市 " 种子企业 " 开展帮扶。优化环境要素保障,建立可替代总量 " 指标池 ",今年共为 258 个新建项目办理污染物排放总量确认手续。优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通过用电监控、监测车走航等方式,对守法企业 " 无事不扰 ",对失信企业 " 严管重罚 "。依托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建立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名录库,今年累计检查企业 1306 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 167 起,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 3 起、涉刑案件 5 起。
聚焦信访问题整改暖民心,让群众急难愁盼更少。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群众信访件 2600 余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工作,累计发放举报奖励 47.98 万元。坚持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的 1843 件信访件,办结 1834 件;宁阳化工园区典型案例整改取得明显成效。聚焦 " 入河排污口整治 ""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 等重点,连续两年部署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 十大攻坚行动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