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杨晓冬)近 60 万停车泊位 " 一网统管 "、200 条街巷完成整治提升、200 个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全部创建完成 ……12 月 8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城管局获悉,截至目前,2022 年南京城市管理民生实事已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从共享停车、街巷整治、垃圾分类等方面解决民需民盼,优化便民服务。
共享停车:超额完成,新增 3.1 万余个共享泊位
△共享停车泊位
为进一步解决市民停车问题,2022 年,南京按照构建 " 一网统管、一图总览、一表总计 " 停车资源共享管理新模式,持续完善停车资源共享体系。
南京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金安凡介绍,全市 1400 余家公共备案停车场(49 万多个停车泊位)、448 家机关事业单位(7400 多个共享泊位)和全市范围约 8 万个道路泊位实时信息均已实现 " 一网统管 ";新增了 3.1 万余个共享泊位,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增了 1.6 万余个共享泊位。东部战区总医院、浦口中医院为代表的医院、学校、商圈等 22 个重点区域已共享开放。
同时,坚持在停车资源共享 " 建、管、融 " 上持续用劲,开展了 " 警网融合 "" 小区融合 "、郊(新)区红色旅游停车资源共享等试点工作,创新城管、公安、街道、社区 " 四维一体 " 工作机制。
街巷整治:打造 25 条精品街巷,完成 200 条街巷整治提升
△小西湖片区
着眼城市环境和人居品质提升,南京按照 " 一街一策 " 科学设计,突出 " 洁、净、平、亮、序 " 五个方面,通过 " 小规模、渐进式 " 微更新,进一步改善背街小巷的硬件设施和环境面貌,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和标准化。
" 在今年的背街小巷整治中,我们更加注重了设计理念的融入,采用‘微更新’的整治模式和常态长效的融合管理模式。" 南京市城管局市容处四级调研员陈海建介绍,以小西湖片区为例,所有门头店招都是由设计师和商户共同研究设计的,不仅方便市民识别商户,一个个美观雅致、个性鲜明的门头店招也成了街区一道街景;运用微更新的整治模式,因地制宜,路边的景观小品、商家住户的庭院,都构成了整个街区的一道道风景;创新健全背街小巷管理的制度机制,通过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街巷管理自治联盟,引进第三方管理机制,通过街道、第三方单位和商户居民的共治共管,营造干净整治、秩序井然的街巷环境。
△小西湖片区特色店招
2022 年,南京完成 200 条街巷整治提升任务,并重点打造了梅园新村路、南湖东路二期、栖霞老街等 25 条精品街巷。同时,由点及面、连线成片,开展了小西湖片区等两个美丽街区的创建。其中,小西湖街区将老城保护和改善民生共融共促,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点,荣获 2022 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厕所革命:新改建 60 座城乡公厕
△改造后的公厕环境焕然一新
如厕非小事,2022 年,南京按照 " 数量达标、分布合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群众满意 " 的标准要求,利用游园绿地等 " 见缝插针 " 补建公厕,改造升级老旧厕所,完成 60 座城乡公厕新改建任务,打造了鼓楼区清凉门大街游园公厕、玄武区仙鹤新天地停车场公厕等一批颜值高、设备齐、功能优、环境美的精品公厕。
推进公厕建设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所有环卫公厕 24 小时开放,每日 16 小时保洁,打造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鼓励沿街建筑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吸纳 142 座社会厕所加入 " 厕所开放联盟 ",弥补公厕布局不足,实现设施共享、资源节约。
垃圾分类:创建 200 个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
△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居民分类
南京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两年多,南京继续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建设,以点扩面,营造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2022 年计划创建 200 个省级达标小区,现在已经全部完成。
目前,达标小区已建立一类收集点(垃圾分类房)166 个、二类收集点(垃圾分类亭)175 个、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投放点 199 个,配备宣传员 349 名,入户宣传率 93.25%,发放宣传单约 19 万份、开展宣传活动 1137 次、教育培训 723 次。
金安凡表示,2023 年,南京市城管局将持续提升工作标准,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以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继续推进民生实事,整治提升 200 条背街小巷,创建 200 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新增 1 万个停车共享泊位,持续完善全市停车资源共享 " 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个 APP",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贡献城管力量。
(部分图片由南京市城管局提供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