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东北,室外温度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但严寒挡不住发展的热潮。长春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厂房林立,红旗工厂内的机械手臂日夜繁忙,载着汽车零部件的 " 中欧班列 " 驶向欧洲腹地 ……
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有 " 汽车城 " 之誉。60 多年前,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在这里诞生;如今,民族品牌 " 红旗 " 在这里焕发新生。
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之下,长春向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努力奋进,谋划将汽车打造成万亿级产业集群。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长春正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强链条 加速度打造现代汽车产业体系高地
行走在 " 汽车城 ",项目施工场景目不暇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车桥基地建设项目现场,室内装修如火如荼;福耀集团长春有限公司铝合金饰件生产项目厂房内,设备安装调试紧张有序 ……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红旗繁荣工厂,工人装配车辆。新华社记者张楠 摄
长春市汽车产业体系完备,现有红旗、解放、奔腾、大众、丰田 5 户整车企业,以及在建的奥迪新能源整车工厂,零部件产业规模近 1600 亿元。汽车是长春第一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 70% 以上。长春汽车产业发展如何,事关区域经济大局,事关吉林乃至全国汽车产业链的稳定。
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今年以来长春市采取大量措施维护汽车产业链稳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复工过程中面临的人员返岗、原材料供应、交通物流等难题。" 帮助企业封闭生产、点对点通勤,全力保障一汽五大主机厂和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产业链长、供应商遍布全国甚至分散在全球的汽车产业而言,更稳定、更高质量的产业链至关重要。为此,长春进一步谋划构建现代汽车产业体系,打造长春国际汽车城,力争到 2025 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11000 亿元以上,建成世界一流、国际闻名的万亿级汽车产业基地。在着力稳定区域汽车产业链的同时,提升我国汽车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谋创新 老工业基地大步踏上新能源赛道
11 月 21 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完成了暖封闭。整个工厂将使用绿色电力,将奥迪在华投资项目的绿色标准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从传统的机械加工,到自动化生产线,再到 " 绿电 "" 零碳 " 智能工厂,这是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升级、跑上新能源赛道的路线图。
自主品牌 " 红旗 " 的生产车间,已经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生产做好了准备。在红旗工厂可以看到,只用十几秒时间,机械手臂就将车轮精确地安装在车身上,轮胎输送、抓取、拧紧全程自动化。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红旗繁荣工厂,车辆等待装配。新华社记者张楠 摄
中国一汽聚焦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轻量化技术等,构建了以长春为总部的全球化研发布局。围绕长春市内整车生产企业升级需求,更多高端汽车零部件园区也在建设。
总投资 80 亿元的长春旭阳中法智能产业园,达产后可生产 500 多种为智能网联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产品。产业园区建设负责人赵建安说,目前一期十余栋厂房已经实现冷封闭,地下管网已经施工完成。
促开放 以车为媒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近年来,长春陆续获批整车进口口岸、汽车平行进口试点。" 汽车城 " 不再仅生产汽车,更借助汽车这一媒介扩大对外开放,连通境内外市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长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春已搭建 3 条中欧班列(" 长满欧 "" 长春 - 汉堡 "" 长珲欧 ")和 3 条海铁联运班列(长春至天津、大连、营口),连续举办中德汽车大会、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 汽车城 " 的开放水平持续提高。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红旗博物馆内展出的红旗新能源车型。新华社记者张楠 摄
运营中欧班列 " 长满欧 " 的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介绍说,班列由长春始发,将我国生产的汽车玻璃、碳素、铝材等运往欧洲各国,从德国运来汽车零部件发往中国各地,服务 3000 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长春市汽车集群成功上榜。
来源:新华社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