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开车上班只需 20 分钟,但得花半个小时找停车位——对家住无锡市锡山区梓旺苑小区的市民耿燕来说,这样的烦心事如今正在逐步解决:打开 " 无锡停车 " 平台,即能查找办公楼附近空余车位,"1 公里半径内,有车位空着,停车却一位难求 " 的窘境得到明显缓解。
停车事虽小,却是大民生。无锡市纪委监委将 " 深化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 " 作为 "2022 年全市党建创新重点项目 " 和 " 全市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课题 ",持续深挖彻查公共停车资源监管不力、谋取私利等突出问题,监督推进全市公共停车资源 " 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 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在国内、省内率先出台 " 小特精 " 制度 5 个。
作为无锡主城区,梁溪区的停车位可谓 " 一位难求 "。然而,该区停车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徐乃丰等人却将其稀缺的公共停车资源当作 " 摇钱树 ",利用职务便利谋私贪腐。
公共停车场业务给谁承办、给谁经营、收多少费用,往往徐乃丰就可以 " 说了算 "。2011 年 11 月至今年 5 月,徐乃丰在停车场业务承接、费用确定、管理监督,及闲置场地租赁业务等方面接受请托,恣意指定租赁对象、随意减免租赁费用,累计受贿 180.7 万元。而梁溪区停车办原会计吴某某伙同徐乃丰或单独,擅自压降收缴标准、帮忙疏通内部关系,累计受贿 54.2 万元。梁溪区交警大队原一级警长谈某某也从中嗅到 " 商机 ",主动要求长期派驻在区停车办,在长达 10 多年的时间里,谈某某通过在泊位的审批备案中任性式裁量、泊位的现场勘查中选择性执法,累计受贿 61.1 万元。
执法监管以权谋私之外,无锡市纪委监委通过剖析案件发现,有些公共停车资源出租过程中程序缺失、监管不严,低价出租、甚至零租金、出租后拖欠租赁费用时有发生,造成国有 ( 集体 ) 资产流失。新吴区江溪街道坊前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莫飞在负责小区物业合同签订及履行时,不认真履行职责,未要求物业公司将代收的停车费及时上缴社区,在签订新的物业合同时仍未约定上缴时间,导致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10 月间物业公司收取的停车费 10.6 万余元未上缴社区,造成集体资产失管。
日常监管考核不严,也让一些停车收费员怠于履职,甚至在停车费上动起 " 歪脑筋 "。2017 年 6 月至 2021 年 8 月,滨湖区某物业公司停车管理原收费员张某让一些车辆扫其本人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码支付停车费,再选择停车券支付或专用车辆选项放行车辆。通过这样的 " 伎俩 ",张某累计侵吞国有公司财产 3 万余元。
防止腐败扩散蔓延,既要靠依规依纪依法惩处,又要靠机制完善和监督约束。无锡市纪委监委在 12345 热线群众投诉中筛选出 92 件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多轮实地调研,查找分析出 " 执法刚性相对低 "" 监管能力相对低 "" 收益绩效相对低 " 这三大停车治理短板缺陷。针对这些治理短板,以及由此容易滋生停车收费领域腐败土壤和条件问题,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公共停车 " 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着力解决前端管理杂乱、中端管理缺失、后端管理滞后等体制机制问题,夯实监管根基,提升治理效能。
在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停车场,随着门口车辆识别,道闸杆抬高,一辆私家车驶入。与此同时,停车场外显示屏车位数变动了,在 " 无锡停车 " 平台上,统计的可用车位数也相应减 "1"。这样前道数据并入后台的停车场,在无锡已有 1000 余个。
如今,出行前使用 " 无锡停车 " 查看目的地的车位情况,寻找备选停车方案,正成为越来越多无锡市民的习惯。用 " 智慧大脑 " 解决停车资源底数不清、停车收费监管等问题,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无锡持续深化运用全市统一的 " 无锡停车 " 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应纳尽纳、全市所有停车资源统管统用。目前平台已接入停车场库 8406 个、静态泊位信息 195 万个,动态联网停车场库 1180 个、泊位 41 万个,使用人数超过 532.7 万,注册用户达到 83.5 万人次。
让车位 " 动 " 起来的同时,智慧预警监管也在同步跟上。无锡市城管局局长周爱明介绍,平台强化综合监管、增设预警功能,对停车场实时车辆进出场情况和收费流水信息进行智能 AI 分析,对应收金额、同期数据比对、联网断线率、未收费占比异常等信息进行监控并预警,智能识别场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通过个人收款码付款、故意少收或者不收停车费放行等 " 跑冒滴漏 " 行为,快速发现可能存在廉政风险的停车场库。目前,人流密集的无锡市人民医院等 40 家公共停车场库已被纳入试点监管。
" 我们剖析案件发现,停车场管理的主体五花八门,国企、乡镇、村社等都有公共停车资源在手,看上去都在管,但实际上都不管,管的往往是环境卫生、标识标牌等表层事务,在管资产底数不清,管理方式各行其是。" 无锡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冯志超介绍,推动统一管理,不仅是明确管理标准,更是依托统一的平台实现对各类停车资源的全流程、全要素监管。比如,为防范备案环节渔利牟利,今年 6 月,无锡市纪委监委推动上线试运行全省首个 " 线上备案 " 系统,打通城管、公安、发改委三部门的审批流程,实现备案管理 " 一窗通办 ",杜绝人为因素的干预。
公共停车资源随意发包、低价出租、层层转租,也是各类中饱私囊问题的病灶所在。在无锡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市本级及全部 8 个板块均明确国有公司为统一经营主体,公共停车资源移交正在逐步推进中。纪检监察部门实时运用监控模块进行监督,防止变 " 分散腐败 " 为 " 集中腐败 "。
无锡公共停车资源 " 三统一 " 推行以来,已带来初步成效。以梁溪区为例,2018 年该区全年停车收入仅有 1200 多万元,去年仅辖区内古运河片区的停车收入就达 1400 多万元,今年梁溪区把全区 8810 个经营性公共泊位、139 个公共停车场接入监管平台网络,全区公共停车位年收入提升约 50%,增长近 700 余万元。而在滨湖区,通过调整收费标准、优化收益分配,区属停车场月实际停车收益由今年一季度的 37.3 万元,增长到当前的 114.6 万元,增长率达 207%。
无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积极履行监督专责、协助职责,监督纵深推进公共停车资源 " 三统一 " 模式,持续提升全市公共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水平,促进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停车收费更加合理、资金流向更加透明、资源监管更加高效。
来源:崇德倡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