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日前,记者从广州市慈善会获悉,第三届 " 创善 · 微创投 " 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陆续在各社区纷纷落地、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社区服务超过 2 万人次,其中直接服务 9865 人次,间接服务 14186 人次。
据悉,2022 年 7 月,由广州市慈善会、广东省敏捷公益基金会、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 " 创善 · 微创投 " 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经线上初审、路演评审和公示,最终选出 33 个优秀社区慈善项目进行资助,各项目深耕社区慈善服务,助力解决社区困难,激发社区活力。
立足社区,搭建党群互助社区参与平台
该届微创投活动中,有 8 个社区发展及问题解决类项目,其中有 2 个是党群服务项目。以广州市海珠区益先社会工作研究院的 " 护耆晚晴 " 党群互助社区长者安宁照护探索计划为例,该项目立足于赤岗社区,采用 " 党群互助 + 赋能培训 + 社区参与 " 策略,搭建党群互助社区志愿服务参与平台,开展针对性赋能与支持,提升党群团队为老志愿服务能力;同时以 " 资源联动 + 社区参与 " 的方式,联动辖内照护机构,发挥补充作用,结合个案咨询转介服务,及时回应满足重症长者及家庭照护需求。目前,该项目正在准备志愿者培训课程,对接社区志愿者团队。
鼓励社区居(村)委踊跃参与 为社区治理添活力
据悉,为进一步支持基层社区组织发展,本届微创投活动增加了社区居(村)委会作为申报实施主体,共有 3 个项目由基层社区组织实施。以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紫金社区居民委员会实施的 " 同坐榕树下,共议社区事——江南中街紫金社区大客厅:党建公园改造项目 " 为例,其通过建立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引导居民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表达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和对初步方案的建议,让居民从社区公共事务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对党建公园的建议和期待,社区党委在今年 8 月邀请了 6 名楼长开展需求调研会议;社工于今年 9 月到紫金大街开展意见征集活动;住户与周边街坊纷纷前来表达建议,共收集了 25 名街坊提出的建议。
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怡海社区居民委员会实施的 " 幸福素社,和谐怡海 " 项目,积极关注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结合和谐社区创建要求,运用参与式规划方式,发动社区党员、楼长、居民、电动车主、商铺等多元主体参与,培育居民社区参与和治理能力,共同解决社区问题。7 月,该项目在怡海社区共开展 2 场问卷调研服务,发动 10 名志愿者协助调研,共收集问卷 150 份,初步完成调研工作。8 月初,社区党委和社工邀请 9 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议事协商,包括居委主任、桥东村四个生产社代表、物管人员以及社工就充电桩用地与方案进行协商沟通,均表达了加装充电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并初步达成了加装充电桩的共识。
聚焦重点兜底人群,提供多元化服务
在本届微创投资助项目中,关注 " 重点人群兜底保障 " 类项目共有 20 个。项目实施方通过改善学习环境、课业辅导、心理健康服务、入户探访等多元化的服务聚焦并解决困难群众的兜底需求。以广州市家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 " 乐活心灵氧吧——疫情下心理易感人群社区共享空间打造计划 " 为例,其在 7 月面向 6-12 岁儿童及家长开展花草拓印,及花草香包制作的园艺减压公益课程,在 10 月为社区精神康复人士开展非遗植物染课程,传播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化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在 8 月开展为期一周的 " 童梦时光,快乐同享 " 乡村儿童科普工作坊,提升乡村儿童的科普知识;9 月开展 " 我是小小讲解员 " 公益课堂,将自信的种子播撒给了乡村儿童,以能力促自信,以自信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目前," 创善 · 微创投 " 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还有更多的社区项目在持续为社区服务。接下来," 创善 · 微创投 " 将持续挖掘更多深耕社区的服务项目,撬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助力社区治理,助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李国全 王梦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