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12 月 12 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 " 全市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若干举措 ",提出优化投资环境强服务、扩大有效投入强保障等 8 条措施,推动形成 " 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 发展氛围,促进南京经济加快恢复、回升向好。
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8 条举措来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央政治局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重大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连日来,南京重点聚焦有效投入、内外需求、要素保障等关键领域,制定了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有效投入等方面的 8 条举措,切实提振精神、引导预期、激发活力。
具体包括:优化投资环境强服务、扩大有效投入强保障、聚焦项目建设强统筹、提振消费信心强活力、丰富文旅供给强复苏、抢抓内外市场强拓展、降低资金成本强扶持、挖潜就业岗位强组织。
优化投资环境强服务 , 持续开展企业服务面对面
健全企业经营全周期服务体系,打造 " 一网通办 "" 免申即享 " 等特色品牌,整合系统和共享数据,实现高频 " 一件事 " 线上线下一次办理。深化工程建设 " 多测合一 " 改革,发布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设立 " 水电气 " 联办窗口,实现 " 水电气联合办理 "。
持续开展企业服务面对面活动,建立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沟通平台。依托 " 宁企通 " 惠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惠企服务总入口,实现惠企政策 " 一站 " 直达。
畅通 12345" 一企来 " 企业服务热线,快速、高效解决企业应急诉求。提倡包容审慎监管,提供便利化、有温度的企业服务,让企业在宁敢投敢干。
扩大有效投入强保障,支持企业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加大制造业企业重大设备技改项目奖补力度,帮助企业积极争取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鼓励企业加大投资、扩大产能、提升产值。加快 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等典型示范标杆,加快省级 5G 全连接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特大城市住房用地供应机制,大力发展养老地产、旅游地产、体育地产等功能性地产。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建筑业等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调整还款安排、增量融资等方式予以支持。
聚焦项目建设强统筹,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
发挥好重大项目攻坚专班、重大项目常态化会办机制作用,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资金。
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破除难点、打通堵点,加大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对列入省、市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提供全流程代办帮办贴心办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信用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精准支持保障项目用地、用林、用能等需求,打造最高效便利的项目建设环境。
提振消费信心强活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商业街区设置外摆
推动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支持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民宿经济,营造群众敢首创氛围。开展重点商贸企业销售竞赛,对零售、餐饮等销售优胜企业给予奖励。举办南京国际消费节、新街口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南京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围绕购物餐饮、汽车消费、绿色低碳等领域,发放 5000 万暖心消费助力券。
发展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模式,促进网络平台消费、信息消费等,支持商户拓展线上平台流量和营销方式。实施 " 小店计划 ",助力小店纾困解难,让南京城市烟火气更暖心。鼓励具备条件的商业街区设置外摆,打造更多更接地气的特色消费场景。
实施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措施,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活动。灵活运用信贷支持、退税优惠等政策,满足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通过 " 房帮宁 " 平台、" 宁安家 " 专栏组织开展线上购房营销推介,持续推进 " 极美南京、宜居宜业 " 等系列线下住房旺消费活动。
丰富文旅供给强复苏,鼓励旅游企业、旅行社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做好都市圈旅游活动策划,鼓励旅游企业、旅行社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加快释放旅游需求。鼓励企业单位开展商务交流、职业培训等活动。突出 " 古都风韵 "" 文学之都 " 主题,打造文化体验旅游线路。
培育一批 " 艺术 MALL"" 商体融合 " 等新消费生态,促进各类消费协同增长。支持露天影院、点播影院、汽车影院等特色影院发展,推出一批参与低价或免费开放的社会体育场馆,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
抢抓元旦、春节等传统节庆消费机遇,精心策划组织一批重,大展会、节庆活动等,带动提升文旅市场流量热度。
抢抓内外市场强拓展,继续开行 " 南京国际商务班机 "
激发各级干部敢闯敢为精神,协助企业共同开拓市场。继续开行 " 南京国际商务班机 ",为全市外贸企业和招商团组人员出入境提供高效的通关保障、转运隔离和优先升舱等礼遇服务。
对南京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展会、拜访洽谈等商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出入境机票费用和入境隔离费用,按照不超过 50% 的比例给予支持。
加快会展业复苏,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获取订单。
降低资金成本强扶持,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
落实落细增值税留抵退税、提高现行适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各类税费减免缓缴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创设更多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专项贷款产品。
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继续实施转贷基金支持、融资担保服务、普惠小微贷款等举措,年底前发放再贷款、办理再贴现 120 亿元,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全年新增投放超 1000 亿元。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
挖潜就业岗位强组织,新建 12 家南京青年人才驿站
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多渠道深度挖掘就业岗位,多频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
新建 12 家南京青年人才驿站,免费为符合条件的留宁、来宁高校毕业生提供过渡性住宿。持续优化 " 就业见习 + 留宁就业 " 机制,帮促企业和劳动者精准匹配。
加强创业指导,完善创业培训项目清单,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按规定为招用 2022 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 16 — 24 岁青年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