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2-13
探寻“南京基因”,南京萌娃这样感受六朝烟水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记者 于露 舒越)12 月 13 日,南京市紫竹苑小学的《六朝烟水气》文博项目实践探索成果汇报会,面向南京鼓楼区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展示。作为学校笋芽儿学苑博物馆课程系列之一,《六朝烟水气》项目自 2022 年 9 月发起以来,获得了许多家长的好评。

在分享中,南京市紫竹苑小学教导主任、博物馆课程组导师团成员王宁介绍,《六朝烟水气》主题活动的研学视角从三个维度开展,分别是考察金陵人的市井生活、了解金陵的政治中心地位、寻觅金陵的人文精神。" ‘南京基因’是什么?" 这个核心问题作为驱动探究任务,为笋娃们打开了通向这座城市内在的大门,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养德、树人。

本次项目化学习在 " 文博境脉 "" 跨界联结任务群 " 做了初次的尝试,在多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从时间轴、空间轴、事件轴三条线将学员们引领进入了对古都金陵的研究,用任务群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思考、分享。不仅让学生们体悟城市的温度,也感悟到研学的力量。

不少家长点赞该文博项目,他们说项目开始后,孩子回家常常与家人分享感受。于是,晚饭后一家人常常一起讨论南京文化。休息日,也经常成为探访南京的 " 家庭日 "。家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家庭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不假 ",王宁介绍,本学期的文博主题项目化学习再一次让他感受到了兴趣的力量,孩子们带着对家乡南京的深厚感情与强烈的好奇心走进了主题活动,在研学的过程中,他们主动查阅资料、积极完成任务,走进博物馆等地,大方分享收获,不但自己参与,还带动了家人一起探寻 " 南京基因 "。

南京市紫竹苑小学校长姜玲表示,学校在推进项目研究时,希望能引导学生对南京历史、南京文化的深度探究,由此体味出,南京人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浸润,才会透发出独特的 " 南京基因 ",如南京人处事的态度、崇文尚读等。正是这样的 " 南京基因 ",才有了所谓的六朝烟水气。" 学生们在走访中获取知识,在探讨中加深理解,在交流分享中不断提升,这样的学习方式,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加强课程的综合,注重学科间、知识间的关联。"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笋芽儿学苑的博物馆课程开展已将近两年时间。两年里,学校用《青铜印象》项目将笋娃们从教室引领进了博物馆、从现代走近了古代;用《运河手记》项目带着笋娃们走近运河,了解运河对国家发展、经济文化等的影响。在研学过程中,学员们感受到了文博主题项目化学习的魅力,很多的学员对生活的南京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目前,笋芽儿学苑的博物馆课程已经形成体系。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