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2-14
多地多措并举促消费,专家:复苏值得期待,做好“年购潮”准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新月 / 文 苏蕊 / 摄)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除了包机组团出海,如何点旺城市烟火气,也成为不少城市的焦点。多地发放消费券、启动购物节,抢抓元旦、春节等消费机遇。对此,专家表示,对消费复苏持乐观态度,甚至可能会迎来 " 报复性消费 ",现阶段可做好规划。

南京 " 小店计划 " 暖人心,苏州购物节让利超 150 亿元

一边包机组团出境,找订单拓市场;一边出台多项举措点旺城市烟火气。12 月 12 日,南京印发了《全市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若干举措》,其中针对 " 提振消费信心 " 提出,实施 " 小店计划 ",助力小店纾困解难,让南京城市烟火气更暖心;举办南京国际消费节、新街口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南京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围绕购物餐饮、汽车消费、绿色低碳等领域,发放 5000 万暖心消费助力券。政府、平台、企业三方联动,持续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恢复。其中," 南京国际消费节 · 宁好,2023!" 系列活动从 2022 年 12 月上旬持续至 2023 年 2 月中旬,紧抓春节等重要消费节点,为市民带来 500 余场消费促进活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苏州也在全方位激发市场活力,从 12 月 11 日晚起,持续近两个月的第三届 " 双 12 苏州购物节 " 启动,全苏州参与企业超 1.2 万家,线上线下让利总额超 150 亿元,将集中推出 " 热购全城 " 商圈消费节、" 云购苏州 " 网上消费节等 12 项主题活动,提振市场信心。

此外,文旅市场热度也被重视。南京提出要丰富文旅供给,如鼓励旅游企业、旅行社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培育一批 " 艺术 MALL"" 商体融合 " 等新消费生态;推出一批参与低价或免费开放的社会体育场馆,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抢抓元旦、春节等传统节庆消费机遇,精心策划组织一批重,大展会、节庆活动等,带动提升文旅市场流量热度。

多地派发消费券,助力城市烟火气回归

当前,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措施助力消费复苏。在众多举措中,以发放消费券的形式助力消费复苏最为常见。

据悉,从 12 月 8 日 20 时至 12 月 19 日 24 时,广州市政府分三轮不间断发放消费券共计三千万元。派发的消费券涵盖百货、超市、电商、轻茶餐饮、正餐住宿五大类,面值从 10 元至 100 元不等。在深圳,新一轮 " 乐购深圳 " 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已启动,补贴实行 " 即买即享 ",最高按照销售价格的 15% 给予补贴,活动期间每人最高补贴 2000 元,活动将持续到 12 月 26 日。

海南近日正式启动 " 海南离岛免税跨年狂欢季 ",活动到 2023 年正月十五结束;福建省安排 2 亿元支持各地发放消费券,并结合当前消费市场需求,将促消费活动延长至 12 月底,鼓励各地开展跨年促消费活动;武汉市从 12 月 8 日开始发放 " 乐购武汉 " 家电家具消费券,投放总金额 1000 万元 ……

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消费券的中国实践》显示,消费券活跃了市场、刺激了消费,是能同时实现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和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现代快报采访了解到,收入水平较高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消费券对增加这类人群的消费意愿效果一般,但对中低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意愿效果显著。

专家:对消费复苏持乐观态度,现阶段可早做准备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当下进一步强调做好个人防护,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据现代快报记者此前采访了解,当前南京商场、景区等地恢复了一定的烟火气,市民出行多佩戴口罩做好防护,也有人选择尽量减少外出。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近期华山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张文宏称,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 3-6 个月时间。

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主任、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徐天舒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在这波疫情感染高峰期后,政府要做好迎接 " 年购潮 " 和 " 报复性消费 " 双重叠加效应的准备。

"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消费者需要时间应对,消费复苏不可能立马到来。但随着即将到来的春节,消费需求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徐天舒对消费复苏持乐观态度," 甚至可能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只是不同城市的时间可能有早有晚。所以政府要提前规划、早做准备。"

值得一提,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 月 13 日 0 时起,正式下线 " 通信行程卡 " 服务。" 城市点旺烟火气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跨市之间的流动。" 徐天舒认为,在助力城市 " 烟火气 " 回归时,也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完善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特别是外来游客的疫情预防体系,相应的,配套措施也要跟上;二是注重传统文化的开发和挖掘,城市各区可根据商业特色,错位发展,如开发各具特色和主题的夜间经济等购物场景;三是以商业主题为纽带,规划引导餐饮、文化、旅游、娱乐、购物、住宿产业协同融合发展,以及大力发展线上线下 020 平台商业模式。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南京 苏州 春节 元旦 深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