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对于绝大多数的品牌,面对是否保持战略定力贯彻纯电出行的商业模式时,通常是举棋不定的,一方面由于近几年中国混动市场庞大利润下的引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围绕纯电的基建依旧处在缓慢的进展之中,虽然纯电的故事效应、能源更迭规律性的大致方向是确定的,但其带来的商业效果和呈现效果未形成统一的范式。车企在坚定电动化的科技出行时,需要超前的眼光、勇气和推动力。
作为豪华品牌,奥迪加速适应中国整体市场需求变迁,在品牌焕新、创新营销模式与用户体验领域努力做出改变,而且你会发现在豪华品牌里唯独奥迪才是那个手持刀盾,穿林过河,寻求新生方向最为坚定的勇者。
尤其当我们现在谈论出行,不难发现当下的汽车已经逐渐衍化为一个行走的电池 + 计算大脑 + 动力系统,这样来看,的确除了动力系统之外,其他部分和一部手机并无本质不同,连接能力、计算能力、交互能力,都将成为汽车的必备能力。
于是全面电动化,成为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目的是需要全面消除用户焦虑,并保证用户在产品服务各个维度都获得媲美或超过传统燃油车的全新体验,从底层造车逻辑来看,这背后无疑是技术底座、智慧工厂、研发投入、产品设计层层驱动下的结果,显然,奥迪已经做好准备用更为创新的前沿科技和技术模式来为未来的高端出行赋能。
从勾勒未来城市出行的概念车,到先进的生产基地,再到全新升级的本土研发中心,奥迪凭借百年造车的深厚底蕴与技术实力,以及对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深刻洞察,实现了在华发展的一座座新的里程碑。这背后的不竭动力正是赋予科技以意义,引领中国未来高端出行的奥迪进取精神。
1、回归汽车本质,直插豪华腹地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 11 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 36.3%,9 月和 10 月,该数字为 31.8 和 %30.1%。连续 3 月突破 30%,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可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逐步进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重点的市场化新阶段。进入高速成长期的新能源车必然会催生出更多的风口与机遇,这意味着消费者将有更多产品可以挑选,市场竞争更为充分,此时恰是最考验所有市场竞争者的时刻。
关于中国消费者究竟需要怎样的豪华电动车的答案或许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概括,不过对于奥迪而言,将科技与豪华相互交织一直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深谙豪华电动产品基本的 " 堆料 " 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竞争力,必须形成能够反映不断变化的时代特点的属性和独特价值,并共同作用于产品设计和品牌理念,最终才能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
与新品牌从智能大做文章不同,奥迪直插豪华腹地往往是从品牌层开始塑造一款新产品。因为强大的产品才能构建奥迪强大的体系和品牌实力,并逐渐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和后发优势。
流淌着 " 进取基因 " 的奥迪在去年 8 月、9 月和 11 月,相继亮相了电动双门敞篷车型 "skysphere" 概念车、紧凑型四门 GT 车型 "grandsphere" 概念、以及 A8L Horch 创始人版。今年 4 月,首度聚焦中国城市交通的,也是首款与中国客户共创的奥迪 sphere 系列概念车第三部曲奥迪 urbansphere 耀世而来,展现出奥迪对未来城市高端出行的前瞻愿景。这款以中国城市为原型打造的概念车型,更是奥迪产品阵容中的旗舰车型。
从去年的 sphere 系列概念车上,奥迪利用可变轴距技术,重塑汽车等级,同时也向中国市场展现了 " 以用户为中心 " 的理念转变。今年融合了中式美学与德系造车理念的奥迪 urbansphere 概念车则是分别在豪华私享空间、数字生态系统上展现了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
在奥迪的汽车世界观里,车辆不仅是可移动的休憩场所,还是个人生活以外延伸的第三空间,使他们能暂时抽身于繁忙的都市生活,给予其更自由、更舒适、更私密的驾乘体验。此外,考虑到中国新生代用户对数字生活的追求,奥迪 urbansphere 全方位接入数字生态系统,为所有驾乘人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丰富选择。同时在 L4 级自动驾驶模式下,方向盘、踏板和常规仪表盘都可被隐藏,汽车将变身为一个 " 移动体验终端 ",以驾驶者为中心的驾驶舱以及乘客座椅变成一个宽敞的休息室。
由此可见,奥迪在对电动豪华的理解上完全回归到了车辆本质,开始了一条自我颠覆的路。最可贵的是,奥迪还给出了新的一种 " 解题方式 ":出行不再只是从起点到终点,而是远远超越驾乘本身,成为纵享极致自由的智慧空间。
2、以科技之名,赋能高端出行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变革浪潮,数字化、智能化、电气化势不可挡。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博士表示:"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导者之一。中国汽车行业在智能电动汽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更是电动化出行、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的创新先锋。"
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博士
从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博士的话语间,我们感受到了豪华品牌誓在中国立足的信心和未来的规划。旨在深耕中国新能源市场,触达电动化发展的核心。
首先,如何将科技完美融入到电动产品基因里,奥迪的回应很简单,作为第一家宣布燃油车业务退出路线图的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其先进的电动驱动技术无疑是其底气的来源。
利用大众汽车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奥迪正使用四大模块化电动平台开发和生产电动车,覆盖从紧凑型车型到高性能车型的各大细分市场。
这四大电动化平台包括 MEB 模块化电驱动平台、J1 高性能电动化平台、MLB evo 纵置模块化平台,以及 PPE 豪华车型电动化平台。其中,由奥迪和保时捷联合研发的 PPE 豪华纯电动平台是奥迪在华引领豪华电动汽车市场的下一个战略关键。
可以说,基于不同的平台架构的技术赋能,奥迪正不断强化并打造出更具鲜明特色的品牌个性。
今年 6 月奠基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就将引入 PPE 平台,专注于生产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首批投产的 PPE 车型将是奥迪 A6 e-tron 和奥迪 Q6 e-tron 系列的三款车型。这些新车型将拥有高续航里程、超快充技术、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以及现代化电子架构,对推动奥迪在华纯电动车型阵容的发展将发挥关键作用。
我们必须明白,身为豪华品牌的奥迪,除了延续现有优势,最高的目标一定是作为全球豪华高端出行的领跑者,如果说,在产品上如此大范围的布局是奥迪为深化中国电动化进程的第一步,那么,从全新制造体系的构筑到研发升级的深度优化,更将成为奥迪拿捏未来的关键所在。
今年 11 月,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迎来重大进展,仅五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从破土到厂区主结构封顶,提前一个月实现了暖封闭,生动诠释了当 " 德国质量 " 搭乘 " 中国速度 " 的领先优势,树立起中德合作的全新标杆。
建设步伐能够迅速推进,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早在厂房落成前,数字化工具就已投入使用。例如,在无人驾驶运输方面,通过自动导引车(AGV)智能调度算法,结合快递行业智能仓储的优势与汽车工艺生产的特殊性,焊装车间将实现大体积零件配送自动化;在核心工艺车间,超千台机器人将操作生产,同班次操作工人也将达到约 1000 人,两者之比达到 1:1,自动化率极大提高。
同月,奥迪中国研发团队也已经入驻全新办公楼,目前,奥迪中国研发中心已拥有超过 90% 的本土研发人才,在今后的 5 年到 8 年里,整个研发中心的规模会再增加至 500 人。
总而言之,在与德国总部的密切合作下,奥迪中国研发团队将重点聚焦智能座舱、品牌前瞻的用户界面、数字互联服务、奥迪专属的全新电子架构功能,以及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等研发工作,加速面向中国市场的技术创新,满足甚至超越中国客户对数字化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期望。
这一系列行为说明奥迪赋能未来高端出行的战略蓝图不仅环环相扣,更多是多管齐下从各个维度为奥迪在豪华品牌阵营坐稳顶流压舱护航。总结起来,即以技术赋能电动化为特征,将稳健的多样化平台准备到位,再依托强大的工厂生产储备和数字研发作为后续产品革新的基石。
3、赛事基因长驱奥迪电动未来
穿越世纪,无论是在殿堂级场地赛德国房车大师赛(DTM)上狂揽冠军,还是在以超长行驶距离和比赛时间著称的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占据王座,亦或是 Formula E 中里程碑式的成就,还是采用创新的电驱赛车在越野拉力赛中迎接挑战,奥迪的赛事运动历史本身就构成了品牌发展史的一部分,也是奥迪 " 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 的精诚叙写。
正如杜斯曼先生所说," 赛车运动深植奥迪 DNA。" 独特、强大、生机勃勃的赛车基因让奥迪得以在时代变革中永葆引领创新的进取品格与长驱未知的探索勇气。
的确,纵然如今的赛事成绩早已不会和新车销量相挂钩,但奥迪从未放弃对赛道基因的坚持,对力与美的执着。2022 年初,奥迪 RS Q e-tron 突破性地引入电驱技术,在达喀尔拉力赛中展现出全然不输传统燃油动力车的高性能。要知道,达喀尔拉力赛被誉为 " 全世界最艰苦的拉力赛 " 和 " 勇敢者的赛事 ",由此奥迪也成为了首个采用电力驱动赛车出征达喀尔拉力赛的汽车制造商。
最终首次参赛的奥迪收获了四个赛段冠军,累计获得了 14 次赛段领奖台成绩,成为第一支以电驱动概念获得赛段胜利的车队,可谓出道即胜利。在赛道上,那头晕心悸的加速推背、那人车合一的水乳交融、那极致驾控的精妙绝伦,不仅能够一次又一次将奥迪的赛道基因的精髓展现得淋漓毕现,同时还可以将任何优缺点都放大至无数倍。
在我看来,这也正是奥迪翘首以盼的,对其而言,深植 DNA 的赛车基因将使其以长存的激情与创新精神、责任与进取意识,穿越每一扇通向未来之未来的挑战之门。
2023 年,新一代奥迪 RS Q e-tron 将如约于这场冒险中开启新的一年。从更深层面的角度来说,奥迪的赛道基因也代表着其采用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来切入电动驾驶赛道,在车身设计、全新空气动力学、能源管理上永葆进取,抱着 " 智 " 在必得的决心,积极拥抱汽车产业新趋势,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与落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