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2-15
29.5万立方米进口液化天然气运抵盐城,为江苏冬季能源保供攒足“底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12 月 12 日至 14 日,满载 13 万立方米 LNG(液化天然气)的 " 弗瑞特 " 号和 16.5 万立方米 LNG 的 " 卡姆诺斯 " 号运输船分别从卡塔尔、澳大利亚运抵盐城市滨海港。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盐城 " 绿能港 " 继今年 9 月 26 日正式投产后第二次和第三次接卸 LNG,为华东地区冬季能源保供攒足 " 底气 "。

△ 接卸现场

当天,在五艘引航船的牵引下,两艘巨轮先后停泊到中海油盐城 " 绿能港 " 的接卸码头。码头上四根卸料臂调好角度,与船上的管道精准对接,29.5 万立方米进口 LNG 由此输送到接收站储罐内。

3 天连续接卸两艘大型 LNG 船舶,检验了中海油盐城 " 绿能港 " 的接卸实战能力,也充实了盐城 " 绿能港 " 的天然气储备。本次接卸的 29.5 万立方米 LNG,相当于 1.84 亿方气态天然气,可供一千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气。在寒潮到来之际,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应对寒潮低温,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为做好连续接卸作业,提高接船效率,优化卸船流程,减少 BOG 放空量,盐城 " 绿能港 " 高度统筹,提前谋划,特设接卸专班明确职责,划定 " 责任田 ",厘清 " 边界线 ",确保接卸程序零误差。通过接卸会议分析总结接卸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及有待改进的措施、装备,多次实战演练巩固细化全流程作业。针对本次卸船召开头脑风暴会,讨论卸船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 "3 天 2 船 " 专属接卸方案及储罐预冷方案。

据中海油江苏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培介绍,两艘巨轮上的 LNG 通过码头上的卸料臂,经过 1300 米长的管道,输送至储罐内。这些 LNG 储存在 -162 ℃的储罐中,主要通过气态和液态两种形式外输。气态外输是将 LNG 经设备加压,通过管道输送至各分输站和电厂使用;液态外输则是通过槽罐车,灵活运输至管道没有覆盖的地域供用户使用。

中海油盐城 " 绿能港 " 是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中海油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抓手。自 9 月 26 日实现投产以来,盐城 " 绿能港 " 超前谋划,坚定扛起能源保供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攒足保供 " 底气 "。同时,随着 " 绿能港 "LNG 的进口量不断增加,将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对助力我国早日实现 " 碳达峰、碳中和 " 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讯员 舒琦琳 张晗祺 侯凯邀 陈其龙 现代快报 + 记者 姜振军

(通讯员供图)

相关标签

中海油 盐城 江苏 卡塔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