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是我国冬半年最具杀伤力的天气之一,往往会带来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灾害,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造成损失。那么,寒潮从哪儿来?一有冷空气降温就是寒潮吗?哪些地方最 " 招 " 寒潮?一图了解关于寒潮的 7 个真相。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叫寒潮。根据 2017 年修订的《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冷空气分为四个等级: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寒潮是冷空气界的王者。
寒潮到底从哪里来?
影响我国的寒潮一般 " 出生 " 于新地岛和冰岛附近,在西西伯利亚 " 加油站 " 累积加强,可通过多种路径影响我国,一般可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有的甚至能抵达华南。
什么样的寒潮威力强?
寒潮强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冷空气本身的强度;二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基础气温;三是配合有利的天气形势爆发。近 30 年寒潮过程最强的前五名,大多都是以横槽转竖型爆发南下。横槽为近似东西向的槽,横槽后部有大量冷空气堆积,一旦横槽转竖,将迅速引导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带来大风、降温、降水天气。
我国哪里最易遭寒潮侵袭?
在我国,寒潮灾害北多南少,最多的要数新疆北部、内蒙古中北部、吉林大部、辽宁北部等地,平均每年有超过 6 次的寒潮过程,局地超过 9 次;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和云南等地出现寒潮较少,常年平均不足 1 次。
我国何时寒潮最频发?
常年来看,寒潮最早开始于 9 月,最晚可以到次年 5 月。作为冷空气中的王者,我们常以为寒潮最频发的时候就是最冷的时候,事实却并非如此,气象大数据统计显示,11 月是寒潮发生最多的月份,其次为 10 月和 3 月。
寒潮真的越来越少了吗?
从 1951 年至 2020 年的气象大数据看,寒潮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寒潮最多的是 20 世纪 60 年代,年均次数高达 7.6 次,2011 年至 2020 年这十年平均次数不足 5 次。
不过,寒潮年际变化依然较大,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虽然寒潮次数在减少,但是寒潮的综合强度却并没有减弱,雨雪降温影响甚至在加大。根据 1991 年以来寒潮综合强度排名看,前五名有两次出现在最近两年。
寒潮来袭如何防御?
在寒潮来袭之前,气象部门会发布预警提示公众防范。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寒潮预警分为蓝、黄、橙三级。但各地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可能会发蓝、黄、橙、红四级预警信号。
公众收到寒潮预警后,要注意 " 两加三防 "。寒潮来袭无小事,保暖防病无儿戏;出行防滑莫大意,健康安全排第一。
(来源:天气网)
审发:黄越尧 编辑:曾贵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