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2 月 15 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张力教授领导的团队在《柳叶刀》子刊 eClinicalMedicine(影响因子 =17.033)在线发表了题为 " 奥氮平联合三联止吐方案预防高致吐药物多日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 3 期临床研究 "。
长期以来高致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一直是困扰肿瘤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反应。很多患者就是因为惧怕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而拒绝治疗。
因此,国内、外针对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也建立了相关的诊疗指南。但是之前的研究、指南都是针对单日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控制,对于需要接受连续多日高致吐化疗方案的患者如何选择止吐方案,国内外一直都缺乏强的循证医学证据,通常都是经验性地重复使用单日化疗的常规三联止吐方案。
张力教授团队开展的这项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III 期临床研究专门针对于接受高致吐药物多日化疗的患者,研究入组了 349 例计划接受含 3 天含顺铂 ( 3 天总剂量 ≥75mg/m2 ) 化疗方案的恶性实体肿瘤患者,1 ∶ 1 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口服奥氮平或安慰剂联合三联止吐疗法 ( 包括福沙匹坦、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 ) 。
结果显示:奥氮平组在整个观察期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 69%vs.58%,P=0.031 ) 。整个观察期,奥氮平组中未发生恶心的患者多于安慰剂组 ( 72%vs.60%,P=0.021 ) 。在亚组分析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亚组中,与安慰剂组相比,奥氮平组均观察到完全缓解和无恶心获益。
该研究是目前全球首个针对接受多日高致吐化疗患者的大型 III 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为此类患者 CINV 的预防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该治疗方案必将成为多日化疗患者的最佳止吐策略推荐在临床中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张力教授团队在这个研究中也同时开展了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转化研究,该研究前瞻性地收集了入组患者的血液标本,测定了患者基线呕吐相关的生物标记物血浆 p 物质和 5-HT 浓度,用于转化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患者较高的基线血浆 5-HT 浓度与较高的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的发生风险相关。
这个转化研究结果也为下一步寻找恶心、呕吐高危人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张力教授、黄岩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赵媛媛副主任医师、杨云鹏主任医师、高方方副主任医师(河南省肿瘤医院)、胡长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殿胜主任(天津医科大学)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审发:黄越尧 编辑:曾贵真 校对:池翠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